首 页  |  中国禅学  |  禅学三书  |  慈辉论坛  |  佛学论文  |  最新上传  |  文学频道  |  佛缘论坛  |  留言簿   |

 管理登陆        吴言生 创办              图片中心    关于本网     佛教研究所 主办


  • 讨好别人的背后,是压抑的自我[103]

  • 没有完美的人生,只有最好的年[116]

  • 为何要在红尘中修行?[129]

  • 没心眼的老实人,请记住这几句[139]

  • 佛教中的三身佛、三世佛、三尊[139]

  • 普劝法界众 同念阿弥陀——白居[159]

  • 应该以什么样的态度闻法,答案[143]

  • 白话《梁高僧传》丨竺法汰[194]

  • 人生“泰苦辣”,想出家?点进[209]

  • 内心强大的人有七种特征,他们[215]

  • 十问时间[190]

  • 九句古训,照亮人生[209]



  • 本站推荐

    二十四番花信风|谷雨

    二十四番花信风|清明

    二十四番花信风|春分


       您现在的位置: 佛学研究网 >> A2菩提文库 >> [专题]a2菩提文库 >> 正文


    无论遇见什么,你只需要坚定原心保持平静
     
    [ 作者: 南怀瑾   来自:网络   已阅:2912   时间:2018-10-22   录入:chengshangyun

     

    2018年10月22日  佛学研究网

        脾气倔强、越硬的人,记住命一定很悲惨,越是较劲的人命越不好。所以圣人都讲,要学水,上善若水,最上等的善人像水一样的柔软,它能利万物而不染,而不辞。

        什么叫不辞?我利用万物,但是我跟谁都不推辞,跟谁都让,但是刀劈不坏,火烧不坏,它永远是水。火要烧它能让其上天,变成水蒸气了,它就更厉害了,因为水火是不容的,但是火能将水度上天空。

        通过这个道理啊!魔才能将你度成佛,与不磨不成佛是一样的道理。

        原来火烧了水,水才能变成蒸气,升上天空;水度不了水,用火才能将水给度化成蒸汽。忍之难忍,方知得之难得,最大的灾难能改变你的命运。

        有的人是经过了一些大难以后命运才开始扭转的;还有一些人得了重大疾病,有一些特异功能出来丁;有的人经历了爱情的挫折才当老板做生意了。人们并不知道挫折能度化人哪,而且度化的程度和挫折一样大。

        真正磨你的一定是度你的。如果小的时候让你经历了很多磨难,大了可能特别的顺;有的人小的时候太顺了,结果磨难大了也多。就那么多,所以圣人都主动迎接着磨难,欢迎着磨难的到来,面对磨难能拥抱它,像水那样利万物,也要利磨难、利一切善巧、利一切机缘来度化自己,而不是躲躲藏藏。

        磨难真正来的时候还是难受的,怎么办?安于平静。没事就议论,没事就想什么事情,这样的话就会带来不平静的心情。动心情就得病,得病就招灾。

        过去讲的命运主要是身体,因为身体是命运最主要的组成部分。所以人到老了才知道,有啥不如有个好身体,身体是至高无上的,人最大的幸福莫过于健康。但是,健康又没有极限,你不要以为你到医院检查不出来病,就说明你没病,只不过你属于正常人,健康无极限。

        每个人都要按讲课的所有疾病的规律去反参自己,因为疾病是一个相对的过程,不是你感觉出来才叫有病,疾病有潜伏期,有亚健康,有潜伏的状态,咱们必须把潜伏状态的病都要给它消除干净。

        因为我说的这个心情你有过,就说明你有病,你没有过才能证明你没病,你哪能没有这类心情呢?所以,有心情的一定要反参。反参以后,可以让你的身体达到超健康的程度,健康无极限啊!

        什么时候人会心动过速?一定是着急加害怕就是心动过速。我不应着急,我不应该害怕。那么人要一害怕的时候,心动就过速;人要一着急的时候,心动就过速。为什么运动员的心脏到了中老年几乎没有一个好的?是因为运动员炼的是着急,而且怕人家追上,又怕输,所以运动员的身体年轻的时候都特别好,老的时候僵硬的多,因为运动的时候不平静。

        所以运动员当然没有一个赶得上打太极的人,打太极的人都不如心情平静的人,因为你炼的这一时刻不如我这一生的平静,你静半小时打坐,只能代表你半小时的平静,如果你每天、每时、每刻都平静,才代表你是一个清静的人。

        所以参这二项:我不应该着急,我不应该害怕能治疗心动过速。

        静首先是不要去争,没有任何争的心,没有任何欲望心。静有几个层次,静有几个阶段:

        ⒈自己的心情相对于自己平静,是平静的第一个阶段。

        ⒉第二个平静的阶段是  别人觉得你很静,自己也很静,这个相对比较真实了。有的人一点都不静,跟我说“老师我挺静的呀,”我说:“别人看着你都不静,你自己觉得静你叫假静。”真正静的人就像孔子见到老子一样——老子像呆若木鸡,犹如蛟龙也。  他看到老子像雕塑一样站立在那里,纹丝不动,说话也纹丝不动。真正的静是心止如水,一点波澜都没有。

        ⒊平静的第三个阶段是消灭抉识的阶段,消灭抉识的条件反射的阶段。有的人骂他一句,他立刻就生气,这时他没有思考时间,说明你骨子里还不静。只有经过大量的参悟才能达到清静。

        很多人为什么静不下来?是因为你的垃圾太多了,你就静不下来。

        因为你生的气太多了,你想不生气都不行。只有把对应的心情给消了,清除了,才能平静。所以古人造了两个字叫“清净”,不清除心灵垃圾不能静,所以叫清净。不清除心灵垃圾,人是不能达到平静的。

        ⒋那么第四个阶段也是最高阶段,是没有分别心的静,连抉识、连世界观、连很多观点都没有了,消灭了分别心,观点上都平静了。咱们不平静是观点上还有分别:好呀坏呀、对呀错呀、美呀丑呀等,而真正消除观点了、消除了分别心,那个平静才达到上善的静,至上的静。

        什么叫静观其变?当你的家里人骂你的时候,你一定要平静,你可以对自己念平静、平静。当你的孩子得病的时候,你千万不要心疼,因为你越心疼牵挂,他病的越严重,这时候你只需要平静。
    当你现在事业不得意的时候,你只需要静下来,平静的去努力,就有机会出现在眼前。你越急越不来,越求越不得,你只要静的去做了,那就是无为而为的状态,就能实现自己的理想,就能达到目的。

        无论你遇到什么样的灾难,你只需要平静。静观其则变,静观其定变,越观越变,这就是观世音的“观”。能把一切灾难给它观化了,能把你的疾病观下去。

        无论你有多难的事,事情可以观,病可以观,人可以观;可以观自己,可以观家人,可以观灾难,可以观挫折。

        “观”这个字很有意思,没有“目”字边也没有“心”字边,不能用心,也不能用眼睛,就是想象中的观,不能执着、不能着相的观。

        家里孩子要是得病了,你只需要静静的观着他相对应的部位,它一会就下去,它就缓解了。有的人腰难受,大伙一起静静观这个人的腰,想象他的病往下走,一分钟,一会他就不难受了。为什么没有“心”呢?你不能动心情,为什么不能用眼睛呢?眼睛直接看不行,是内心里观。但是又不能动心情,这样的话病就好了,这样的话有一时的功效。但这样观的功夫没有你自己参的功夫大,参是最重要的,只有参才能通天叫“参天”。

        记住一个很重要的方法就是:静观其变。今后你工作单位不顺,你可以把各种单位放在眼前观;如果你单位领导对你不好,你可以把领导放在眼前观;如果你的孩子身体不好,你可以把孩子放在眼前观:如果你的腰不好,把腰放在眼前观;给它观下去。静观其则变,静观其一定是会变的。但是不如参,原来因果是心生的,你得参,要先参后观。

        事情越忙、越乱更要静,在动中炼静才是真的静。有的人在坟地里打坐;在那种慌乱的战火纷飞的年代,在那里炼静;有的人在百货里炼静,在动中炼静才是真功夫。但是常人都想在静中求静,在没人打扰的地方一打坐,这个清净,但这个清净并不值钱。人家要是骂你、打你,这边放录音机,那边放着电视,你能静的像水一样,你这个静才是真静。

        人们不仅喜欢急,而且还喜欢追求。佛教八苦就有一个求不得啊!生老病死、怨憎会、爱别离、求不得苦、五阴炽盛。什么叫五阴炽盛呢?是各种心得的疾病,由火来的疾病,过去五阴炽盛讲的都太盛了就得病了。但是讲的是急则不得,越求越得不到。如果你要越追求孩子听话,孩子就越不听话。越追求事业顺利,事业越不顺利。越追求爱情顺利,爱情越不顺利。往往你越想指望求这个人,就想指望这个人帮你忙,这人保证指望不上。父母都想指望的孩子指望不上,能指望上的是那些没想指望的孩子。人们往往都得贵于没想求的这些朋友,想求的朋友是求不到的,想求的事一生是得不到的呀。所以为什么要有无欲之心?无欲为什么则大呢?因为求而不得,不求才得。求等于不得,不求为得。原来越求越得不到的,它是反的,只有变的平静,一切才归于自然。

     【关闭窗口
    相关文章:
  • 有什么样的心态,就有什么样的人生![311]

  • 遇事最有水平的处理方法[355]

  • 修“静”的九种境界[350]

  • 营养自己,保养自己,修养自己[533]

  • 万般皆苦,唯有自渡[788]

  • 人生8别,最有益的生存方式[960]

  • 一个人走上坡路,要具备这三种能力[1179]

  • 要在身体无病无癖时抓紧修行,让心安扎在真实平静里[1155]

  • 要让心强壮,则须让它平静[1292]

  • 你不是脾气不好,只是需要休息:一行禅师谈平息情绪的艺术[1478]

  • ​八个让自己脱胎换骨的处事方法[1520]

  • 真正磨你的,一定是度你的![1745]

  • 《道德经》:你之所以浮躁,是因为着急[2212]

  • 人生,何必那么着急[1575]

  • 如何脱离苦海[1673]

  • 人的一生,都困在这四个字里![2084]

  • 我们始终不平静,问题出在哪里?[2153]

  • 微笑是最好的礼物,它是有“回报”的[1878]

  • 识不足则多虑,威不足则多怒,信不足则多言[2392]

  • 做一个正能量的人,照亮自己,温暖别人![1978]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5 佛学研究        站长:wuys
    Powered by:Great Tang Hua Wei & XaWebs.com 2.0(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