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中国禅学  |  禅学三书  |  慈辉论坛  |  佛学论文  |  最新上传  |  文学频道  |  佛缘论坛  |  留言簿   |

 管理登陆        吴言生 创办              图片中心    关于本网     佛教研究所 主办


  • 普劝法界众 同念阿弥陀——白居[112]

  • 白话《梁高僧传》丨竺法汰[148]

  • 人生“泰苦辣”,想出家?点进[164]

  • 内心强大的人有七种特征,他们[184]

  • 十问时间[158]

  • 九句古训,照亮人生[165]

  • 世界上最便宜的长寿药,就一个[173]

  • 这6句口头禅,让你败光好人缘![218]

  • 佛教与外道的区别[147]

  • 佛教与十二星座:漫谈中古时期[182]

  • 白话《梁高僧传》丨竺僧朗[178]

  • 胡适和他的禅宗史研究[172]



  • 本站推荐

    二十四番花信风|谷雨

    二十四番花信风|清明

    二十四番花信风|春分


       您现在的位置: 佛学研究网 >> A3讲座会议 >> [专题]a3讲座会议 >> 正文


    第六届星云大师人间佛教理论实践学术研讨会在上海开幕
     
    [ 作者: 佚名   来自:凤凰佛教   已阅:4514   时间:2018-6-6   录入:yangsihan

     

    2018年6月6日 佛学研究网

        佛学研究网讯 2018年6月2日,由上海大学文学院和佛光山人间佛教研究院联合主办的“第六届星云大师人间佛教理论实践学术研讨会”在上海星云文教馆盛大开幕。本次会议主题为“人间佛教与人生修持”,开幕式由上海大学文学院教授、道安佛学研究中心主任程恭让教授主持,西北大学玄奘研究院院长李利安教授、中国人民大学温金玉教授、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李向平教授、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唐忠毛教授、佛光山副住持慧开法师、佛光山人间佛教研究院院长妙凡法师、上海星云文教馆馆长满莲法师,以及来自海峡两岸多所著名大学的近四十位学者和部分2018年人间佛教写作奖学金博硕士研究生等共近百人出席。

        程恭让教授在开幕致辞中介绍了会议宗旨,希望通过会议的持续举办,深度研究星云大师人间佛教,并对近现代佛教转型问题进行深度研讨,努力打造高层次人间佛教学术平台,并起到沟通两岸佛教文化、弘扬中华文化的功能。李利安教授代表学者致辞,表示过去学术界对“行”的研究比较薄弱,本次会议以修行为主题,希望能够带动整个学界对修行的研究。妙凡法师代表主办单位致辞,提出星云大师对修行的看法,人间佛教不否定传统的打坐、念佛等修行,更看重如何将佛法落实到生活里,回到人间的建设。人间佛教理论、实践是不二的。

        开幕式后,举行了上午第一场主题论坛,主题为“人间佛教的修持观”,由李利安教授主持。首先由程恭让教授发表论文《星云大师的人间佛教修行学——<贫僧有话要说>关于人间佛教修行思想的纲要解说》,他将星云大师在《贫僧有话要说》中的修行理论归纳为四个方面:一、内涵重于形式,修行的本质不在于外在的形式,而在于内在的精神实质;二、重视现实生活中的修行,强调要注重在现实生活——衣食住行——中的修行;三、重视社会参与的价值,重视在社会人群中、工作实践中的修行;四、以思想观念的调整和净化作为“修行”的重心,所以大师认为“修行”的本质是“修心”,星云大师的修行理论是关于人间佛教不重修行这一质疑的最好回应。程教授论文并依据《大宝积经》迦什品回溯了星云大师人间佛教修行学的理论脉络。

        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李向平教授发表的论文题目为《仪式建设社会,戒律构成公德——星云大师人间佛教戒学及其社会修持理论》。他从佛教社会学的角度,对佛教制度和佛教修行的关系进行了讨论,认为星云大师提出“发心与发展”以及“自觉与行佛”,作为人间佛教实践与修行的法门,作为人间佛教社会建设的基本路径,其核心就是人间佛教的社会修持理论。

        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唐忠毛教授发表的论文为《人间佛教的“菩萨道”修持进阶及其社会融入探析——以太虚、法航、星云三位大师为中心的考察》,通过梳理太虚、法航、星云三位大师关于人间佛教“菩萨道”的修持方法与次第问题,认为构建法理充分、阶次分明、行之有效的人间佛教修持方法,对于人间佛教的落实与推进将起到决定性作用。

        中国人民大学佛教与宗教学理论研究所温金玉教授发表的论文为《人间佛教制度研究——以<僧事百讲•丛林制度>为中心》。他通过对佛光山人间佛教制度的研究,认为星云大师既不违传统佛制,又能顺应时代形式的变迁转换,形成了融合传统与现代的“佛光山清规”,实际上打通了传统佛教与人间佛教戒学之间的壁垒。

        云南师范大学哲学与政法学院李广良教授发表的论文为《“新般若学”视域中的星云大师人间佛教》。他通过般若学的理论对星云大师人间佛教进行考察,提出了“新般若学”的设想,旨在通过般若智慧与方便法门的统一以妥善解决个人生死解脱与社会整体发展的关系问题。李教授认为慈悲、般若、方便是人间佛教的三大支柱,也是“新般若学”的根本理念。

        本次研讨会共安排有3场次的研讨和两个主题论坛,除了论文研讨之外,还安排由满莲法师带领的禅茶一味活动,以期为与会专家学者提供充分交流学习的机会,也提供大家了解人间佛教理论与实践不二思想的深意。(信息来源:凤凰佛教)

     

     【关闭窗口
    相关文章:
  • 星云大师眼中的“四季人生”[451]

  • 蓦然回首 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忆星云大师[515]

  • 星云大师生前谈出家因缘:我的遗憾和期待[563]

  • 人间佛教发微[790]

  • 星云大师:慈悲观[786]

  • 人间佛教为圆融——赵朴初人间佛教思想再探[1941]

  • 人间佛教的人情味[2304]

  • 禅宗智慧与人间佛教[2703]

  • 星云大师:我一生最受用的“十句话”[2069]

  • 星云大师:人类最大愚痴 就是以为没有来生[3456]

  • 人生十二问 不知你是否问过自己?[2592]

  • 星云大师:再坏的命运,也能用这种方法去改变[2522]

  • 惠能禅师贡献给人间佛教的思想观点[3818]

  • 实践“人间佛教”思想,迈出“适应”新步伐[3148]

  • 人间佛教的“理性”与“超越性”[2699]

  • 星云大师:如何乱中求序[2546]

  • 宗教社会学的“共业共修”:首届人间佛教社会学论坛重点议题[5759]

  • “话说佛光山”论坛畅谈“我与星云大师”[2913]

  • 佛教与世间——中国佛教宗派对人间佛教的建构[2935]

  • “三八”妇女节 听星云大师谈女性[3641]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5 佛学研究        站长:wuys
    Powered by:Great Tang Hua Wei & XaWebs.com 2.0(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