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8月22日 佛学研究网
佛学研究网讯 当瓦纳库尼再次回到中国嵩山少林寺时,已经成为玻利维亚外交部长的他,被少林寺的故交们亲切地称作“衣锦还乡”。的确,从“少林弟子”到一国外长,这样的经历连瓦纳库尼自己都觉得“不可思议”。
8月10日至15日,在对中国进行工作访问期间,“少林”成为瓦纳库尼常常挂在嘴边的词。他不仅再次去嵩山“故地重游”,还在与中国外交部长王毅的会见中,开门见山讲起了自己的少林经历。他说,自己通过习武感知了中国武术的精髓,见识了中国文化的博大,认识到文化多样性是世界多极化的基础。
在15日接受中新社独家专访时,瓦纳库尼进一步向记者讲述了一个玻利维亚人的“少林奇遇记”以及被少林文化影响的一生。
入少林:一日为僧“终身受益”
一个中国武术团改变了瓦纳库尼的命运。1984年,瓦纳库尼第一次在玻利维亚见识到了原汁原味的中国功夫。一拳一指、一招一式,少林僧人的精彩表演让瓦纳库尼难以忘怀。“我当时就下定决心,一定要去中国学习功夫。”
像许多“拜师学艺”的故事一样,要想取得“真经”,就必须得经得起考验。瓦纳库尼要想留在少林寺有一个条件:接受严苛的规律作息和超强度的武术训练。
从凌晨四点到晚上九点,枯燥且高强度的坐禅、环山跑、练功重复进行。当时负责的僧人对他说,如果能坚持超过一周,就让他留下。
此后,他学成回到玻利维亚,开始在自己的国家教授少林功夫,并在其间多次带着自己的学生回中国“继续深造”。
“功夫是一种生活方式,学习它也永无止境。”瓦纳库尼说,即便今天已经成为玻利维亚的外长,他仍然保留着每天练功的习惯。
“少林经历让我学到了严格要求自己、规律安排时间,并且要自立自强。这对我今天做官员仍然是非常宝贵的品质。”瓦纳库尼说。
出少林:理解中国理解世界
“入乎其内,出乎其外。”用这句话形容瓦纳库尼与少林的关系并不为过。即便今天已经“出少林”,但少林文化蕴含的“多元、平衡、和谐”思想,仍影响着他作为外长对世界形势的理解。
“少林文化兼收并蓄、并不排他,我本身就是少林文化与玻利维亚文化的结合。”瓦纳库尼认为,这也证明世界更是多元文化的,反照到国际形势,世界应该是多极的而非单极的。
在瓦纳库尼看来,当今世界已经不是由孤立的碎片拼接而成,而是一个整体。“我们相信社群、一体化和相互联系的力量”,瓦纳库尼说,因此玻利维亚积极加入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同样积极响应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两国可以通过‘一带一路’这一平台实现互补。双方能做的事情太多了。”(信息来源:中国民族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