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中国禅学  |  禅学三书  |  慈辉论坛  |  佛学论文  |  最新上传  |  文学频道  |  佛缘论坛  |  留言簿   |

 管理登陆        吴言生 创办              图片中心    关于本网     佛教研究所 主办


  • 普劝法界众 同念阿弥陀——白居[113]

  • 白话《梁高僧传》丨竺法汰[148]

  • 人生“泰苦辣”,想出家?点进[164]

  • 内心强大的人有七种特征,他们[185]

  • 十问时间[159]

  • 九句古训,照亮人生[166]

  • 世界上最便宜的长寿药,就一个[174]

  • 这6句口头禅,让你败光好人缘![218]

  • 佛教与外道的区别[147]

  • 佛教与十二星座:漫谈中古时期[182]

  • 白话《梁高僧传》丨竺僧朗[178]

  • 胡适和他的禅宗史研究[172]



  • 本站推荐

    二十四番花信风|谷雨

    二十四番花信风|清明

    二十四番花信风|春分


       您现在的位置: 佛学研究网 >> A1综合资讯 >> [专题]a1综合资讯 >> 正文


    塔尔寺“艺术三绝”的“指尖”传承 [张添福]
     
    [ 作者: 张添福   来自:中国新闻网   已阅:3394   时间:2017-7-3   录入:yangsihan

     

                                 2017年7月3日 佛学研究网

        佛学研究网讯 岁末傍晚时分,桑烟袅袅的藏传佛教圣地塔尔寺恢复宁静。年近五旬的艺僧印巴尖措,刚“下班”回到住处。

      一年多前,印巴尖措还向记者打趣说自己已“退休”,“除了画画,带徒弟,哪儿都不去”,可最近,他每天按时上下班——制作酥油花,并示范给年轻艺僧。

      坐落在形似“八瓣莲花”山坳里的青海塔尔寺因先建塔后成寺而得名,是藏传佛教格鲁派创始人宗喀巴诞生地。在这里,宗喀巴因梦而起的高原奇葩酥油花,同瑰丽的壁画、堆绣并称“艺术三绝”。

      时至腊月,留给塔尔寺上、下花院艺僧们的“工期”越来越紧——每年,他们要用上好酥油和矿物颜料,耗时两三月,从根根发丝捏起,直到塑完整个大型酥油花,待正月十五当日,分别揭开神秘“面纱”。

      虽然每年酥油花展仍会吸引数十万人排队膜拜,但印巴尖措坦言,较之以前,现在技艺确实逊色不少。“以前做酥油花的艺僧都会画画,现在会画的越来越少。”

      在印巴尖措看来,以唐卡为代表的绘画技艺,与酥油花、堆绣、壁画、泥塑、彩粉时轮金刚坛城等藏传佛教文化艺术瑰宝的制作一脉相承,“做酥油花,就得会画画,否则就是无根之木。”

      印巴尖措回忆说,自己刚入寺院时,除了学习佛教经典,还跟老艺人们学习酥油花、泥塑、唐卡技艺。“那时,老艺僧们还将大家组织起来一起学,现在很久没有专门组织过。”

      今年,塔尔寺获得一笔官方支持的酥油花后继人才培养资金,这似乎化解了印巴尖措的担忧。农历八九月,塔尔寺多年来第一次在上、下花院挑选了二十多名青年艺僧,从基本的唐卡绘画学起,印巴尖措便是授课者之一。

      “在上、下花院举办类似艺术画院的传承形式,希望成为常态。”印巴尖措说,“这样,一批一批毕业,才能培养出真正的艺僧,才能真的画好。”

      印巴尖措告诉记者,唐卡等藏传佛教艺术本来只在寺庙传承,但现在,民间传承热,特别是与青海热贡地区“家家从艺,人人学画”的氛围相比,寺院似乎落后很多,“条件好了,吃不了那个苦。”

      现在,印巴尖措除了在寺院带徒弟,还有五个俗家弟子在门下学习。打小生活在塔尔寺附近的王佐祥便是其中的佼佼者。

      王佐祥说,自己曾经拜过塔尔寺的老艺僧和西藏大学的教授学画唐卡。“我虽然是汉族,但本着虔诚的心态去学画,想精益求精,就一直跟着尖措师父,因为他懂得多,除了唐卡,还会彩绘、壁画、泥塑,这样我能学得更多,但这似乎永远没有终点。”

      “自己学到的东西,应该传给别人。”印巴尖措说,这是责任。

      如今,印巴尖措们深感“压力山大”。他介绍,历史上塔尔寺传承着一位名叫却西的画师的艺术风格,“但现在这种传承体系已中断,现在我们正尝试找回却西唐卡的画法。”(信息来源:中国新闻网)

     

     【关闭窗口
    相关文章:
  • 净慧长老生活禅与佛教中国化的传承发展[396]

  • 俗语“前门不点灯,后院不亮堂”,究竟啥意思?有何讲究?[467]

  • 清初临济宗天童、磬山二系的传承[690]

  • 临济、云门、曹洞三宗在宋代的传承[1217]

  • 唐密法脉传承[2322]

  • 以心传心 唯传见性——略说禅的传承和修持[2568]

  • 不立文字,禅宗是咋传承和交流的?[3376]

  • 宗派、宗风与北宋中后期曹洞宗的传承[3005]

  • 塔尔寺花架音乐:酥油花的“灵魂伴侣”[3258]

  • 临济禅机千古风流[2279]

  • 云门宗在舒州地区传承与发展研究[3957]

  • 佛门中的“传灯”只是手递手传莲花灯?看完才知它的意义这么深远[3144]

  • 浅析佛教题材缂丝织品的传承和发展[3622]

  • 禅的起源传承及其当代意义[3550]

  • 数万信众“排长龙”青海塔尔寺探“佛前花开”[2501]

  • 佛教教育的传承与发展学术研讨会在京成功举办[3110]

  • 养立法师:祖庭文化最好的传承就是坚守[5808]

  • 塔尔寺酥油花:讲述尘世渴望的藏传佛教之花[3802]

  • 正月十五酥油花绽放塔尔寺[3582]

  • 西藏唐卡:在传承中更新[3677]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5 佛学研究        站长:wuys
    Powered by:Great Tang Hua Wei & XaWebs.com 2.0(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