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中国禅学  |  禅学三书  |  慈辉论坛  |  佛学论文  |  最新上传  |  文学频道  |  佛缘论坛  |  留言簿   |

 管理登陆        吴言生 创办              图片中心    关于本网     佛教研究所 主办


  • 值得去坚持的能力[106]

  • 余生最好的活法:苦而不言,喜[154]

  • 懒惰是很奇怪的东西[100]

  • 布施不是花钱买功,而是舍弃贪[104]

  • 生活是一部难念的经,不懂它的[179]

  • 白话《梁高僧传》丨释道亮[141]

  • 中国禅学思想史|印度禅及其初传[120]

  • 活明白了,就不会惯着任何人[172]

  • 忏悔,是修行人人生必要的修行[121]

  • 佛学基础:有情之身心[114]

  • 你今生的22个灵魂课题[189]

  • 一个人走上坡路的迹象:藏[163]



  • 本站推荐

    用这15个美好的名字

    二十四番花信风|谷雨

    二十四番花信风|清明


       您现在的位置: 佛学研究网 >> D1佛教艺术 >> [专题]d1佛教艺术 >> 正文


    敦煌写经:极具书法墨迹的艺术价值 [米广弘]
     
    [ 作者: 米广弘   来自:佛教在线   已阅:4463   时间:2017-4-19   录入:yangsihan

     

                                2017年4月19日 佛学研究网

        佛学研究网讯 敦煌藏经洞从1900年发现以来,数万卷古代文书公诸于世,引起了世界各国高度重视。敦煌由于特殊的自然环境和地理条件,不仅保存了大量的壁画、彩塑艺术,也保存了大量的书法墨迹。敦煌写经的出土,对于研究我国古代书法发展史,特别是隋唐乃至魏晋、秦汉书法艺术发展史,有着不可估量的贡献。独特的历史地理位置赋予了敦煌写经书法厚重的内涵,不同时期思想的多元造就了多变放逸的风格,这是敦煌写经书法与内敛圆润的中原书法之不同所在。

      汉代简牍于敦煌出土,见证了书法形式由古代隶书向汉代隶书的转变,而从西汉的汉简到清末的碑碣,敦煌书法囊括了篆、隶、楷、行、草等几乎全部的书法艺术形式,丰富多彩,令人叹为观止。同时,书法形式的承上启下,也见证了历史的发展,彰显了文化传承的意义。从写经者的角度看,达官显贵、学士经生、僧人群体,乃至普通百姓,有的为弘扬传承书法艺术,有的专注信仰修行,还有人纯粹为了积累功德,地位不分高低贵贱,艺术无关优劣高下。敦煌写经书法博大精深,张力尽显,一体多元,如何使其巨大的历史和艺术价值在当今时代充分绽放,乃宗教艺术学人义不容辞的责任。

      敦煌书法范围较广,一般以藏经洞出土的遗书书法为主,另外还包括敦煌地区古遗址中出土的汉代汉简书法、石窟题记以及现存的碑文书法等。敦煌遗书包括了由晋、十六国一直到北宋的4万多卷墨迹,是研究中国文字楷化时期的历史及其书法艺术最丰富、最系统的第一手资料。敦煌遗书的书体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和地域特点,称之为“经书体”。“经书体”源于汉代的“简书体”,完成于唐代的楷体,是两晋以后抄写经卷的重要书体。它详尽地记录了中国文字隶变以后楷化的全过程,对文字的发展起了重大的推动作用。

      敦煌遗书写卷,绝大部分用笔抄写,为古代民间书法大成。卷子的抄写者都是被人雇用的写经生或一般庶民。他们常年抄写,熟能生巧,久书成艺。有的书写雄强勇猛、大刀阔斧;有的书写娴熟娟秀、温文尔雅。书体行、草、隶、篆皆备,丰富多彩,表现自然质朴,机动灵活。其功力法度、审美情趣,都令人仰望赞叹。

      在敦煌莫高窟492个洞窟内的壁画中,也保存有大量的珍贵墨迹。一为佛画榜题,一为供养人题记,均为创作壁画的画工书写。这些墨迹题记虽数量很多,但工拙不等,除少数精良外,大部分为画工信手之作,多有错别字。但书体具有古朴稚拙的乡土气息。

      敦煌地区还遗存有唐代至清代的许多碑碣。其刻写时代不同,书法格调也各有干秋。其中,唐初李克让《重修莫高窟佛龛碑》为碑中精品。其碑虽为楷书,但有魏碑风格,结体及用字怪异,为后世罕见之碑。敦煌的汉代遗址中,先后出土了约17480多枚汉代简牍,在我国已发现的汉代简牍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汉代简牍是研究我国汉代历史最珍贵的资料,同时也是研究两汉书体演变和书法艺术的第一手资料。敦煌汉简的出土,把隶书的成熟期由过去人们公认的东汉晚期提前到了西汉中期,从中看出古隶向汉隶转化的剧变和成熟过程。汉简书法承上启下,开启了后世的楷、行、草书。

      敦煌文献同甘肃汉简一样亦可谓书法的海洋和百科全书。敦煌文献中有很多颇具特色、十分精彩的书法墨迹,而且有着许许多多在变化中的过渡性书体原型,充分、多彩地展现出古代敦煌地区以至三陇民间书法的创造精神、天籁精神和自由精神。

      敦煌书法是非常丰富的、极有艺术价值的,还有待人们去作进一步的挖掘、梳理和研究,不断发现、总结其隐藏着的书法奥秘,以启迪、指导当今的书法创作和甘肃书法“敦煌风”的构建与形成。(信息来源:佛教在线)

     

     【关闭窗口
    相关文章:
  • 丰子恺:艺术的最高点与宗教相接近[507]

  • 敦煌观音讲唱文学的宣教特色[563]

  • 这样说话既有涵养,又让人舒服![856]

  • 净慧长老: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为《弓和禅》一书所写序言[1572]

  • 追索敦煌莫高窟前史:展现古丝绸之路上的文明交汇[1912]

  • 宗白华:中国艺术中禅境的表现[3340]

  • 禅宗对文人画的影响[1979]

  • 万物静观皆自得[2371]

  • 佛教的资本主义——从犍陀罗到敦煌[2789]

  • 正清和雅气 喜舍慈悲花[3742]

  • 禅,与身心对话的艺术[3971]

  • “宅”也是一门艺术 给生活一些改变[3142]

  • 敦煌佛教疑伪经研究:现状与未来[4222]

  • 弘一法师:最上乘的艺术,皆来自佛法[3700]

  • 丝路脉动:从龟兹到敦煌[3694]

  • 赵朴初:佛教与中国文化完全打成一片,而无法分割了[3216]

  • 弘一法师:世间没有不好的东西[3571]

  • 敦煌壁画里的健身印记[3307]

  • 最上乘的书法从佛法之中得来[弘一法师][3268]

  • 如孝法师:艺术也是一种修行的体验[2933]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5 佛学研究        站长:wuys
    Powered by:Great Tang Hua Wei & XaWebs.com 2.0(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