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中国禅学  |  禅学三书  |  慈辉论坛  |  佛学论文  |  最新上传  |  文学频道  |  佛缘论坛  |  留言簿   |

 管理登陆        吴言生 创办              图片中心    关于本网     佛教研究所 主办


  • 人这一生,只欠自己[127]

  • 岁月不饶人,善忘是高人[102]

  • 任何人的苦乐,都有前因后果![103]

  • 人生的底线[124]

  • 在岁月中修养自己![108]

  • 找回心灵安住的地方[123]

  • 白话《梁高僧传》丨释梵敏[121]

  • “一切法皆是佛法”的真义[137]

  • 中国禅学思想史|印度禅及其初传[131]

  • 值得去坚持的能力[154]

  • 余生最好的活法:苦而不言,喜[185]

  • 懒惰是很奇怪的东西[145]



  • 本站推荐

    用这15个美好的名字

    二十四番花信风|谷雨

    二十四番花信风|清明


       您现在的位置: 佛学研究网 >> A3讲座会议 >> [专题]a3讲座会议 >> 正文


    中国佛教协会西藏分会举行成立六十周年纪念会 [桑吉扎西]
     
    [ 作者: 桑吉扎西   来自:佛教在线   已阅:4119   时间:2016-12-5   录入:yangsihan

     

                                    2016年12月5日 佛学研究网

      佛学研究网讯 12月1日,中国佛教协会西藏分会成立六十周年纪念会在拉萨举行。西藏自治区党委常务、区政协党组副书记、区党委统战部部长旦科,西藏自治区政协副主席、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中国佛教协会西藏分会会长、西藏佛学院院长珠康·土登克珠活佛,西藏自治区政协副主席、中国佛教协会西藏分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会长索朗仁增,中国佛教协会西藏分会党组副书记庞健,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西藏分会副会长直贡群仓活佛,国家宗教事务局一司副司长李寒颖,中国佛教协会副秘书长全柏音,中国佛教协会藏传佛教、南传佛教办公室主任清远法师,中国佛教协会西藏分会诸位副会长,以及来自全区各地市的常务理事、各地佛协负责人近百人出席了纪念大会。

      珠康·土登克珠活佛主持纪念大会,会议在庄严的国歌声中开幕。索朗仁增书记宣读中央统战部发来的贺信,贺信高度评价了中国佛教协会西藏分会六十年取得的工作成绩。

      贺信指出,中国佛教协会西藏分会是爱国爱教的社会团体,是党和政府团结、联系广大藏传佛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的重要桥梁纽带。60年来,中国佛教协会西藏分会高举爱国主义旗帜,弘扬藏传佛教优良传统,在各个历史阶段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立场,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反对分裂,团结引导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投身社会主义新西藏建设,为西藏发展稳定各项事业做出了突出贡献。

      贺信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了“治国必治边、治边先稳藏”的战略思想和“依法治藏、富民兴藏、长期建藏、凝聚人心、夯实基础”的重要原则,为西藏经济发展、民族团结事业指明了方向,也为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提出了新的要求。

      贺信说,回望60年芳华刹那,中国佛教协会西藏分会的成长凝聚了广大宗教界人士和干部职工的心血与努力;放眼未来,藏传佛教的传承发展前景一片光明,佛协工作大有可为。我们相信,在西藏自治区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中国佛教协会的直接指导下,中国佛教协会西藏分会必将不辱使命,团结带领全体藏传佛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为推动西藏经济社会发展和长治久安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李寒颖副司长代表国家宗教事务局宣读贺信。他说:中国佛教协会西藏分会自成立以来,在贯彻落实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加强佛教自身建设、维护祖国统一、开展公益慈善活动、推动对外文化交往等方面取得了重大成绩。近年来,西藏分会以深化加强和创新寺院管理、坚决与十四世达赖集团做斗争、维护宗教领域稳定为重点、以深入开展爱国爱教宣传教育活动、做好藏传佛教教义教规阐释、加强藏传佛教文化建设为抓手,推动宗教和睦、佛事和顺、寺院和谐。积极促进藏传佛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开创了西藏佛教工作的新局面。

      李寒颖说,六十一甲子。希望中国佛教协会西藏分会以此纪念活动为契机,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自治区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继续高举爱国爱教的伟大旗帜,继往开来,积极探索,奋发进取,不辱使命,为推进西藏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和长治久安做出更大的贡献。

      全柏音副秘书长宣读了中国佛教协会贺信。他说,风雨一甲子,奋进六十年,爱国弘正法,慈心利有情。中国佛教协会西藏分会成立60年来,高举爱国爱教的旗帜,弘扬藏传佛教优良传统,积极引导藏传佛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尤其是近些年来,在西藏自治区党委和政府的关怀领导下,在珠康·土登克珠会长和索朗仁增书记的主持下,在各教派四众弟子的共同努力下,西藏分会在协助政府贯彻落实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加强佛教自身建设,维护祖国统一、维护民族团结、反对分裂,兴办寺院教育、培养僧才,开展慈善公益活动,推动佛教文化研究以及密切对外文化交往等方面都取得了重大成绩。不但受到了中央有关部门和西藏自治区党政部门的积极肯定,也受到了西藏广大佛教徒和全国佛教界的赞叹。

      在西藏日新月异发展变化的今天,我们希望中国佛教协会西藏分会要认真贯彻十八届六中全会和全国宗教工作会议精神,努力发挥其在维护藏区稳定方面的积极作用,进一步加强佛教团体建设,协助政府做好藏传佛教管理工作,更好履行在活佛管理、僧尼资格认定、经师评聘、学经班管理等方面的职能,推动藏传佛教寺院管理规范化、长效化、机制化;带领广大僧尼和信教群众学习了解中央治藏政策方针,强化国家意识、公民意识、法治意识;督促藏传佛教寺院认真落实《藏传佛教寺院管理办法》《藏传佛教寺院经师资格评定和聘任办法》等法规制度;积极发挥藏传佛教爱国代表人士的引领作用,对教理教义做出符合时代要求的新阐述,发出好声音,传递正能量,为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做出新的贡献。

      旦科部长代表西藏自治区党委、政府祝贺中国佛教协会西藏分会成立六十周年。他说,1956年,在党中央的直接关心下,中国佛教协会西藏分会正式成立,这是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个藏传佛教爱国宗教团体。民主改革时期,佛协西藏分会引领藏传佛教界彻底废除了寺院封建特权和等级制度,建立了政治统一、信仰自由、政教分离的寺院民主管理体制,这是藏传佛教历史上开天辟地、石破天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改革开放以来,佛协西藏分会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宗教政策,团结带领全区藏传佛教界建立学经体系、规范宗教活动、开展寺院爱国主义教育和法治宣传教育,维护了藏传佛教基本秩序。进入新世纪,佛协西藏分会严格按照新时期区党委宗教工作的政策原则和具体要求,维护合法权益、抵御分裂渗透、弘扬优良传统,积极引导藏传佛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2008年以来,佛协西藏分会坚决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坚决与分裂破坏活动开展斗争,在“3·14”事件,“反自焚”专项斗争等关键时刻,旗帜鲜明、主动发声、积极阐释、厘清认识、正面引导,建立健全了寺院依法管理、社会管理、民主管理的长效机制。

      旦科强调指出,60年来中国佛教协会西藏分会积极发挥团结、联系宗教界人士和广大信教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坚持加强自身建设、积极培育爱国僧才,坚持各教派平等、凝聚各教派共识,汇聚各教派力量,形成了藏传佛教界团结协作、奋发有为的强大合力。在和平解放、民主改革、改革开放、社会主义建设的各个历史事情,为促进西藏的发展稳定做出了积极贡献。他强调指出,佛协西藏分会要在思想上拥戴、政治上紧跟、感情上贴近、行动上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努力开创佛教协会工作新局面。

      珠康·土登克珠活佛代表西藏分会作“风雨同舟一甲子·继往开来创辉煌”的重要讲话。

      他总结了中国佛教协会西藏分会六十年的光辉历程,指出60年来,中国佛教协会西藏分会始终与新中国同呼吸、共命运。1956年在以毛主席为首的党中央的亲切关怀下,国务院副总理陈毅出席了西藏自治区筹备委员会的成立,同年中国佛教协会西藏分会正式成立。这是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个藏传佛教爱国教团体,也是不同于全国其他省区市宗教团体的名称,称为中国佛教协会西藏分会,这表明党和国家对藏传佛教给予了高度的重视。从此,迎来了藏传佛教走向正轨的曙光。特别是民主改革的进行,对西藏宗教带来了两个根本的变化,一是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二是政教分离。

      珠康活佛说,佛协西藏分会紧紧围绕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积极协助党和政府全裸贯彻落实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维护祖国统一、民族团结、一直努力探索藏传佛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思路,一直努力寻求藏传佛教服务经济社会建设的方式,一直努力深入挖掘教义教规中有利于社会和谐、时代进步、健康文明的内容,为全区宗教和睦、佛事和顺、寺院和谐做出积极贡献。

      纪念大会上,清远法师代表中国佛教协会会长学诚法师向珠康·土登克珠会长赠送了祝贺中国佛教协会西藏分会成立六十周年的墨宝。

      当日凌晨,中国佛教协会西藏分会还在拉萨大昭寺举行了祈祷国泰民安、世界和平诵经法会。来自全区的八十多位活佛、经师、堪布和格西等一起诵经祈祷,并参拜释迦牟尼佛十二岁等身像。

      据悉,在中国佛教协会西藏分会成立六十周年纪念会期间,还举行了“中国佛教协会西藏分会第十届理事会第三次常务理事会”,以及“理事培训班”和“首届藏传佛教教义阐释论坛。”(信息来源:佛教在线)

     【关闭窗口
    相关文章:
  • 佛教与十二星座:漫谈中古时期十二星座在中国的传播[606]

  • 《柱间史》中的五台山信仰——基于定位与关联模式的分析[791]

  • “香”在中国的发展历史[1033]

  • 佛教究竟何时传入中国[2866]

  • 中国信仰里的“神”[2118]

  • 中国的佛谚[2496]

  • 中国“第一”尊佛像是什么样?[3658]

  • 佛教与中国“和”文化[2379]

  • 隐于山谷,悬于峭壁,藏于云间:十座西藏最寂静的寺院[7172]

  • 中国禅宗史籍概略[2711]

  • 风马、经幡背后的故事,你知道吗?[3981]

  • 中国茶文化与佛门敬茶礼仪[4871]

  • 还中国禅茶文化之原貌[3868]

  • 佛教史第十四课:西藏佛教史[4147]

  • 魏道儒:中国人对佛教文化的贡献是巨大的[3138]

  • 佛教与中国文化的美美与共——以三教融合为中心[6597]

  • 重提佛教既是宗教,又是文化——兼论传承发展中国佛教文化的两个向度[3728]

  • 西藏本教中的孔子形象[4241]

  • 百年中国佛教文学的现代性内涵及其历史反思[3166]

  • 佛教对中国思想文化的影响[10154]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5 佛学研究        站长:wuys
    Powered by:Great Tang Hua Wei & XaWebs.com 2.0(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