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9月8日 佛学研究网
佛学研究网讯 目前全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都在展开形式上的或者非正式的交流,一切正确的信仰都存在许多共性,跨信仰正是基于这样的前提才得以实现。跨信仰对话就是超越传统信仰界限,不断增强不同信仰者间的接受程度,在不同宗教信仰、文化传统或者人道主义间进行积极、合作的良性互动。
G20旨在推动发达国家和新兴市场国家之间就实质性问题进行开放及有建设性的讨论和研究,以寻求合作并促进国际金融稳定和经济的持续增长。各国政府在跨信仰对话中都发挥着重要作用,信仰有其自身发生和发展的规律,并不完全为政府政策所左右,但信仰如何健康发展,成为国际社会中正面的力量,则与各国政府政策有莫大关系,这对于跨信仰对话也是如此。
跨信仰对话主要在不同宗教信仰间,进行意识形态方面的比较分析,即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跨信仰不同于信仰分类,也不进行比较对抗。意义在于促使更加全面认识不同文明与信仰,同时更有利于打破意识形态的僵执,促进和谐稳定的世界发展。跨信仰可以开拓视野,超越一宗一派,它的形成是国际社会交流日愈广泛,人类文明更加宽容理解的产物,同时也是全球化带来的结果之一。
在中国当前的对外政策尤其是“一带一路”发展倡议中,各国应抛开成见,提高国际对话的实际能力、推动以合作为基础的跨信仰对话。本次杭州峰会就为各国政府的联合行动,抵御危机,开始建立了世界经济未来发展及合作的战略共识,我国政府一再强调做好自己的事情就是对世界经济和全球金融稳定的最大贡献,为恢复市场信心打下了坚实的“信赖”基础。
G20具有代表性强、成员方地位平等、机制灵活等特点,已成为全球经济治理的首要平台,大会的主题“创新、活力、联动、包容”成为了世界流行的关键词。国际社会对中国举办G20峰会寄予厚望,期待中国在完善国际经济治理结构,促进全球经济复苏,推动各国利益平衡等方面发挥关键作用,期望中国能继续保持平稳健康发展,继续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发动机和稳定器,期望中国能够成为连接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有效桥梁。
中国虽然在世界舞台上扮演着越来越重要角色,但还处于发展中国家的地位,因此更要和其他国家一起,在推动国际经济治理完善、促进各方政策协调、利益平衡、促进世界经济贸易增长方面发挥独特的作用。加强跨信仰对话,共同应对危机,承担救市责任的坚强决心和克服危机必胜的信心。(信息来源:佛教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