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中国禅学  |  禅学三书  |  慈辉论坛  |  佛学论文  |  最新上传  |  文学频道  |  佛缘论坛  |  留言簿   |

 管理登陆        吴言生 创办              图片中心    关于本网     佛教研究所 主办


  • 认知不足,智慧不够,生活就难[111]

  • 生命中没有巧合!你经历了什么[105]

  • 抱怨,会错过你的善法因缘[110]

  • 六祖惠能与曹溪禅[109]

  • 白话《梁高僧传》丨释法显②[136]

  • 礼佛的这几个方式,你选择哪一[110]

  • 人生需要五面镜子![158]

  • 当你有这几种征兆的时候,说明[151]

  • 成年人的放下:一半是理解,一[161]

  • 欲为苍鹰,勿与鸟鸣[166]

  • 做人的最高境界:“四不尽”[157]

  • 凡事往好处想,生活往简单过[196]



  • 本站推荐

    二十四番花信风|春分

    二十四番花信风丨惊

    二十四番花信风丨雨


       您现在的位置: 佛学研究网 >> A1综合资讯 >> [专题]a1综合资讯 >> 正文


    G20与跨信仰对话 [米广弘]
     
    [ 作者: 米广弘   来自:佛教在线   已阅:2887   时间:2016-9-8   录入:yangsihan

     

                              2016年9月8日 佛学研究网

      佛学研究网讯 目前全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都在展开形式上的或者非正式的交流,一切正确的信仰都存在许多共性,跨信仰正是基于这样的前提才得以实现。跨信仰对话就是超越传统信仰界限,不断增强不同信仰者间的接受程度,在不同宗教信仰、文化传统或者人道主义间进行积极、合作的良性互动。

      G20旨在推动发达国家和新兴市场国家之间就实质性问题进行开放及有建设性的讨论和研究,以寻求合作并促进国际金融稳定和经济的持续增长。各国政府在跨信仰对话中都发挥着重要作用,信仰有其自身发生和发展的规律,并不完全为政府政策所左右,但信仰如何健康发展,成为国际社会中正面的力量,则与各国政府政策有莫大关系,这对于跨信仰对话也是如此。

      跨信仰对话主要在不同宗教信仰间,进行意识形态方面的比较分析,即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跨信仰不同于信仰分类,也不进行比较对抗。意义在于促使更加全面认识不同文明与信仰,同时更有利于打破意识形态的僵执,促进和谐稳定的世界发展。跨信仰可以开拓视野,超越一宗一派,它的形成是国际社会交流日愈广泛,人类文明更加宽容理解的产物,同时也是全球化带来的结果之一。

      在中国当前的对外政策尤其是“一带一路”发展倡议中,各国应抛开成见,提高国际对话的实际能力、推动以合作为基础的跨信仰对话。本次杭州峰会就为各国政府的联合行动,抵御危机,开始建立了世界经济未来发展及合作的战略共识,我国政府一再强调做好自己的事情就是对世界经济和全球金融稳定的最大贡献,为恢复市场信心打下了坚实的“信赖”基础。

      G20具有代表性强、成员方地位平等、机制灵活等特点,已成为全球经济治理的首要平台,大会的主题“创新、活力、联动、包容”成为了世界流行的关键词。国际社会对中国举办G20峰会寄予厚望,期待中国在完善国际经济治理结构,促进全球经济复苏,推动各国利益平衡等方面发挥关键作用,期望中国能继续保持平稳健康发展,继续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发动机和稳定器,期望中国能够成为连接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有效桥梁。

      中国虽然在世界舞台上扮演着越来越重要角色,但还处于发展中国家的地位,因此更要和其他国家一起,在推动国际经济治理完善、促进各方政策协调、利益平衡、促进世界经济贸易增长方面发挥独特的作用。加强跨信仰对话,共同应对危机,承担救市责任的坚强决心和克服危机必胜的信心。(信息来源:佛教在线)

     

     【关闭窗口
    相关文章:
  • 自信的人都有三个层次,你在哪一层?[341]

  • 你信仰什么,生命就走向什么[527]

  • 如何应对那些你无能为力的事[473]

  • 什么是菩萨?[837]

  • 该醒醒了!所为何事竟遭静波法师一记棒喝[1612]

  • 选择了信仰就需要面对与担当[1687]

  • 中国信仰里的“神”[1848]

  • 观世音菩萨有什么生命特质[2345]

  • 生命需要信仰[3930]

  • 楼宇烈眼中的明星信佛潮 “最根本的虔诚还是担当社会责任”[3099]

  • 世界名人谈佛教:原来他们眼中的佛是这样的[2008]

  • 静波法师:这种学佛人,不是被忽悠,就是在糊弄自己[1984]

  • 浅说佛舍利信仰[1949]

  • 居士如何处理信仰与家庭事业的关系?[2757]

  • 《法华经》佛塔信仰初探:佛塔信仰产生的影响[2295]

  • 《法华经》佛塔信仰初探:缘起与发展[2466]

  • 你信仰的是佛法还是传法的人[2530]

  • 这三件事,佛弟子要谨记在心![2267]

  • 梁启超:信仰佛教的六大理由[2817]

  • “学佛越久离佛越远”是真的吗?[2302]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5 佛学研究        站长:wuys
    Powered by:Great Tang Hua Wei & XaWebs.com 2.0(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