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中国禅学  |  禅学三书  |  慈辉论坛  |  佛学论文  |  最新上传  |  文学频道  |  佛缘论坛  |  留言簿   |

 管理登陆        吴言生 创办              图片中心    关于本网     佛教研究所 主办


  • 值得去坚持的能力[107]

  • 余生最好的活法:苦而不言,喜[155]

  • 懒惰是很奇怪的东西[101]

  • 布施不是花钱买功,而是舍弃贪[104]

  • 生活是一部难念的经,不懂它的[179]

  • 白话《梁高僧传》丨释道亮[141]

  • 中国禅学思想史|印度禅及其初传[121]

  • 活明白了,就不会惯着任何人[172]

  • 忏悔,是修行人人生必要的修行[122]

  • 佛学基础:有情之身心[115]

  • 你今生的22个灵魂课题[191]

  • 一个人走上坡路的迹象:藏[164]



  • 本站推荐

    用这15个美好的名字

    二十四番花信风|谷雨

    二十四番花信风|清明


       您现在的位置: 佛学研究网 >> B3研究综论 >> [专题]b3研究综论 >> 正文


    越南北传佛教戒律的传承
     
    [ 作者: [越南]阮氏锦   来自:中国宗教学术网   已阅:3763   时间:2016-1-18   录入:wangwencui


    2016年1月18日    佛学研究网

        从佛教传入越南到喃字出现,其间虽然经过了十几个世纪,但是由于越南没有传承戒律的文献,没有高僧专门弘扬律学,也没有寺院专门培养和研究律学,从而律学在越南的传承缺乏系统性。直到当代,随着佛教经典逐步被世人翻译,律典才得到重视。高僧大德日渐关注编译、注疏律典,僧尼也有了研修戒律的精神,使律学在越南的弘扬开始有了起色。
     
        越南佛教戒律的传入
     
        研究越南戒律的传承,须考察越南佛教的起源,而学界对这个问题主要有两种观点:一是越南佛教于2世纪末由中国东汉的牟子传入;另一种称其在公元前3世纪自印度输入。
     
        不论越南佛教传入的路线如何,至少在千年前佛教就已经传入越南,但却尚无此时有戒律传入的记载。初期越南的僧人何时受戒?学什么律?因缺少直接的文献支撑,并不能详说。尤其是17世纪以前的历史时期,学者们迄今未找到越南的戒律史料。只知近几百年来,越南在家居士受持五戒、八关斋戒,沙弥与沙弥尼都学四部小律,即:读体禅师著的《毗尼日用切要》、袾宏禅师编辑的《沙弥律仪要略》(沙弥尼则受持读体禅师辑集的《沙弥尼律仪要略》)及沩山禅师著的《警策文》,比丘、比丘尼学昙无德《四分律》。此外,若受菩萨戒,居士就学《优婆塞戒经》,行持6重戒和28轻戒,或与出家菩萨众一样学《梵网经》行持10重戒、48轻戒。
     
        18世纪初出现了香海禅师喃译《沙弥律解》、《佛祖三经》。法专禅师喃译《沩山警策句释纪略》、《毗尼威仪沙弥印注要略》。正成禅师喃译《四分如释》、《菩萨戒经》、《比丘戒经》、《沙弥疏和毗尼香乳》等。但是,由于战争、火患等原因,这些作品几乎都佚失了。
     
        20世纪30年代,越南佛教开始复兴,戒律因而受到关注。当时有段仲棍居士编写《佛家僧徒》,后来明灯光祖师用其编撰成《僧戒本》、《尼戒本》,以让自己系派的弟子执持。另外,一行禅师也号召将戒律革新,编撰一系列戒律新修。近几年来,三藏越语编译协会也在提倡重视律学研究,《四分律》、《五分律》、《摩诃僧僧祇》等已翻译成越南语,现在已经有一些很有价值的律学作品问世。
     
        越南北传佛教戒律传承之困难
     
        虽然佛教传入越南的历史很悠久,但律学却不发达。究其原因,笔者认为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早期越南没有文字,学习经典需要通过梵语,后来则全部用汉字,学习中文的典籍。到喃字诞生以后,禅师们才使用它来翻译注解经律,但不太普遍。到了20世纪,国语字(越文)才获得使用的认可,翻译律典开始被重视。
     
        其次,在越南佛教史上,从牟子(1-2世纪)、康僧会(3世纪)到中华禅派传入越南,如毗尼多流支(6世纪)、无言通(9世纪)、草唐(11世纪)及李陈(10-15世纪)的竹林禅派,禅宗谱系记载非常详细,反而律宗传承系统毫无线索,以至于无人听说越南佛教律师曾出现过,越南没有律宗的谱系记载。这对研究越南律学传承带来很大的不利。
     
        再次,越南律学不如中国发达,因为来自天竺的高僧通过与中国人同心协力,把梵本律典翻译成了汉语,并中国化律典。此外,中国还出现很多著名的律师,在唐代成立了律宗,南山律宗的传承系统至今还保留着。与其相比,越南律典主要从中国传来,虽然也曾有一些律师(其实是禅师)翻译、注疏戒律,但经过战争、灾难,这些律典都已佚失。而梵文律典对越南佛教几乎没有影响。况且越南僧人能够读懂汉文、梵文的并不多,外来律典得不到本地化、越语化。
     
        最后,受戒-学戒-持戒是弘扬戒律的基础。但是,在越南每次开坛传戒,戒子们受戒以后就没有跟随传戒十师深造学律,也没有专门阐扬律学的中心,僧士缺乏学律的机会。相比之下,中国从佛教传入至今,一直有著名律寺如:光孝律寺、戒幢律寺、景福律寺等;著名的律学中心如:终南山、宝华山、五台山等。这些地方专门教律学、培训律师、组织传戒,戒律有如此规模和系统的传承,因而律学才得到隆盛。
     
        近年来,在越南,佛学院扩大规模,城市、省会都有初级、中级、大学佛学院等,但律学课程仍然有限,戒律的行持方面也稍显不足。越南僧人的言行威仪、持守戒律与否都由小庙管理和自律为主,若是不掌握好戒律就很容易导致犯戒。(信息来源:中国宗教学术网)

     

     【关闭窗口
    相关文章:
  • 净慧长老生活禅与佛教中国化的传承发展[821]

  • 俗语“前门不点灯,后院不亮堂”,究竟啥意思?有何讲究?[697]

  • 清初临济宗天童、磬山二系的传承[933]

  • 临济、云门、曹洞三宗在宋代的传承[1439]

  • 唐密法脉传承[2605]

  • 以心传心 唯传见性——略说禅的传承和修持[2793]

  • 不立文字,禅宗是咋传承和交流的?[3614]

  • 宗派、宗风与北宋中后期曹洞宗的传承[3246]

  • 临济禅机千古风流[2488]

  • 云门宗在舒州地区传承与发展研究[4271]

  • 佛门中的“传灯”只是手递手传莲花灯?看完才知它的意义这么深远[3307]

  • 浅析佛教题材缂丝织品的传承和发展[3858]

  • 禅的起源传承及其当代意义[3716]

  • 佛教教育的传承与发展学术研讨会在京成功举办[3294]

  • 养立法师:祖庭文化最好的传承就是坚守[6097]

  • 塔尔寺“艺术三绝”的“指尖”传承 [张添福][3610]

  • 西藏唐卡:在传承中更新[3871]

  • 法脉传承与“中国佛教史” [张蓬][3402]

  • 汉传佛教影响越南佛教传承[3131]

  • 加强自身建设,推动南传佛教的传承和发展[3716]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5 佛学研究        站长:wuys
    Powered by:Great Tang Hua Wei & XaWebs.com 2.0(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