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中国禅学  |  禅学三书  |  慈辉论坛  |  佛学论文  |  最新上传  |  文学频道  |  佛缘论坛  |  留言簿   |

 管理登陆        吴言生 创办              图片中心    关于本网     佛教研究所 主办


  • 让你快速获得宇宙能量的修行秘[109]

  • 中国最狠的33个潜规则,醍醐灌[103]

  • 白话《梁高僧传》丨释慧亮[112]

  • 南北朝唱导与佛教的中国化[115]

  • 中国禅学思想史|禅学在中土的展[117]

  • 一个人的觉醒:1%靠别人提醒,[153]

  • 学会沉默,懂得取舍![154]

  • 最高级的养生:童心,蚁食,龟[114]

  • 七个方法,让自己安静专注[158]

  • “四书五经”开篇第一句,句句[137]

  • 你笑起来真好看:微笑的修行[204]

  • 白话《梁高僧传》丨释昙斌[141]



  • 本站推荐

    用这15个美好的名字

    二十四番花信风|谷雨

    二十四番花信风|清明


       您现在的位置: 佛学研究网 >> A2菩提文库 >> [专题]a2菩提文库 >> 正文


    越深遂 越珍贵
     
    [ 作者: 安子若   来自:龙泉之声   已阅:2966   时间:2015-9-9   录入:wangwencui


    2015年9月9日    佛学研究网

        路过羊卓雍措(西藏圣湖),我问向导:“羊卓雍措为什么这样湛蓝?这样美?一路上看过多少湖泊河流,都不如它惊艳。”向导回答我:“因为所有的湖,都没有它深。”

        我说:“所以深度越深,越美丽。湖泊是这样,情也是这样,所有的生命都是这样,深度越深越珍贵。”

        如果我没有在这样美丽的深度中见识到神性,我将不会在任何地方再次瞥见神的风姿。圣湖之所以神圣,就是因为它拥有一个高远和深遂的空间。时光和历史、苦难和繁华,都在这个空间中被容纳且被超越了,这样的胸怀就是慈悲,前世今生在它的心上开显,众生都浮乘在它的怀抱之中。

        慈悲是一种深度。羊卓雍措用百万年的美丽点化出了你、我,我们大家身上所具有的同样价值——往内走。所谓往内走,其实是学习一种内在的深度。所谓的心灵成长,就是去追寻内在更深遂的生命经验。

        这种深遂的生命经验就是一个人的内在素质的成长。我们的肉体会随着时光流逝而日渐衰老,但是在一个人的一生中,心灵却可能有重大的进化,心灵的能力会与日俱增,甚至在我们的肉体死亡之后,这种意识的进化也会继续持续下去,融入我们集体的未来之中。

        心灵成长是一个人的进化,但是为什么只有少数人表现出继续成长的意志?

        因为在继续成长的意志中,需要我们拥有承担痛苦的意愿。没有任何一个艺术家,是不需要经过艰苦的训练;也没有任何一位英雄是没有经历过内心的挣扎,只要这种挣扎和摩擦是正朝向真理的方向迈进,那么这份苦难就是珍贵的,它会使一个人内心中的某个部分越来越甜美,越来越晶莹,越来越有尊严。

        你能拥有多少决心和勇气深入命运、深入人性、深入苦难,训练出对真相的承受力,发展出你本质中的潜能,决定了你人生品质的高低和内在价值感的深度。

        有人问过我:“走心灵成长之路,最需要的内在素质是什么?”

        我回答他:“最需要的是拥有承载孤独的能力。”

        因为深度越深,广度越小。当你走得越深入,路上的人也就越少了,这就是所谓生命的金字塔。

        当你走得越深入,所需要投注的意志力与承诺也就越大,你所需要扩展和整合的人性面向也就越多,所以这是一条少有人走的路,因为它必须超越集体无意识中要求安全、舒适、认同、永劫回归的自然力,而朝向着我们集体的高层意识迈进。

        有时候向上迈进的真正意义——其实是深入。

        心灵成长之路是毕生不歇地学习,选择成年之后继续主动学习与成长的意志,是一个人生命中最重要的抉择。(信息来源:龙泉之声)

     

     【关闭窗口
    相关文章:
  • 人生的烦恼与珍贵[707]

  • 最高级的善良,是学会共情[783]

  • 历经尘世千般苦,才知一句阿弥陀佛的珍贵[1919]

  • 妙莲老和尚:“认错”是处世最珍贵的宝物[2444]

  • 会批评你的人,都是你的贵人![2982]

  • 人生最贵的是什么?[2031]

  • 当下一念之珍贵 [常福法师][2940]

  • 最珍贵的东西[4084]

  • 珍贵的旅程 [贤远][3884]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5 佛学研究        站长:wuys
    Powered by:Great Tang Hua Wei & XaWebs.com 2.0(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