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浙江新昌大佛寺——东晋古刹 弥勒道场 |
|
[
作者: 佚名 来自:中国民族报 已阅:3974 时间:2015-8-4 录入:yangsihan |
2015年8月4日 佛学研究网
佛学研究网讯 新昌大佛寺,坐落在浙江省新昌县城区南边的南明山和石城山之间,是全国重点寺院、首届全国创建和谐寺观教堂先进集体、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中国人民大学宗教学教学实习基地。古刹石牌坊上的对联“晋宋开山天台门户,齐梁造像越国敦煌”,写明了它久远的历史年代及重要的历史地位。
东晋永和初年(345年),昙光法师前来开山,栖身石窟之中,后渐建寺舍,名隐岳寺(在今大佛寺隐岳洞中,乃大佛寺的雏形)。于法兰来南明山建了元化寺(现为千佛禅院)。支遁法师在石城山建栖光寺。在南明山与石城山的山峦之中,当时有元化、隐岳、栖光三寺。寺宇均以石窟形制出现。齐永明年间(483-493年),元化寺凿千尊小佛。洞窟建寺后几经兴衰,后晋开运时(942-946年)重建,始名千佛院。宋时一度更名七宝院。
大佛寺弥勒石像系南朝龛像遗迹,开凿于齐建武中(494-498年),历经僧护、僧淑两代,未遂。梁天监十二至十五年(513-516年)僧佑继袭遗业,更张创新,终成大业。石窟造像通高16米、头高4.8米、耳长2.8米、两膝相距10.6米,作跏趺坐、呈禅定印,造像精美,誉称中外,为江南第一大佛。后栖光寺并入,隐岳寺改称石城寺。唐广明年间(880-881年),寺院毁于战火。后梁开平三年(909年),重建寺院,称瑞象寺。宋祥符元年(1088年)改称宝相寺。明洪武年间(1328-1388年)称石佛寺。清康熙年间(1662-1722年),重修大殿,装裱金容,寺貌变新,称南明寺。清咸丰年间(1831年-1861年),寺院再度被毁,光绪年间(1871-1908年)重建,后称大佛寺。
新昌大佛寺,自东晋开山以来,历经沧桑,至今已有1600多年的悠久历史。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大佛寺随之迎来新的发展阶段。在十方护法居士的支持下,栖光寺、千佛院相继恢复,大佛寺及其下辖千佛禅院和栖光净院,三寺呈鼎立之势,是一座名副其实的江南名刹。
今天,大佛寺在传实法师的主持下,按祖制《百丈清规》进行管理,几十年来实现了政治安全、场所安全、活动安全、人员安全等多项安全。带领广大僧众长期秉承慈悲济世的佛陀本怀,倡导人间佛教的思想,服务社会、利益人群,在扶贫、济困、救灾、助残、养老等方面做些力所能及的工作,为弱势群体送去温暖和关怀,得到了各级政府有关部门及社会各界人士的好评与肯定。2010年,大佛寺获得首届全国创建和谐寺观教堂先进集体的荣誉,2014年,大佛寺被评为首批浙江省四星级宗教活动场所。
如今,大佛寺内古木参天,曲径通幽,空气清新,环境优雅,钟声、鼓声、梵唱声,声声远扬,成为广大信众向往的庄严弥勒道场。(信息来源:中国民族报)
| | 【关闭窗口】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