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5月18日 佛学研究网
在中印两国领导人高瞻远瞩的互访下,突显出一个伟大的历史人物(玄奘法师)和两个地区(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的家乡西安和印度总理莫迪的家乡古吉拉特邦)的时代意义。一个历史人物今天又连接起两国源远流长的友谊,拉近国与国、人与人、历史与文明的距离。
自释迦牟尼佛于公元前6世纪至前5世纪在古印度成佛初宣讲《华严经》等教法、五比丘僧团始现,随后形成佛教团体后,印度成为佛教的“第一故乡”;自汉哀帝元寿元年(公元前2年)佛教传入中国后,经过传译融合、宗派佛教的成立和传播,中国成为佛教的“第二故乡”;印度高僧摄摩腾、竺法兰最初来华和鸠摩罗什等三藏法师用生命完成了佛教的传译,乃至法显法师经由海路求法和玄奘法师通过陆路求法的精神;印度高僧来华传法和中国法师西行求法,以及佛典翻译和求法高僧在印期间的言传,中印文化已经水乳交融。其间的相连和传播,对世界各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历史、建筑等方面产生了巨大的社会影响。
当年,玄奘法师在西行前往印度求法时足迹留在古吉拉特邦,从古长安(西安)出发,历经十余载,满载成就后回到原点,用毕生精力翻译出大量的佛教典籍,口述了详记古印度地理人文的《大唐西域记》,为中印两国之间的交往建立了友谊桥梁,成为两国文化交融的佳话。玄奘法师不畏艰辛、为法忘躯、不忘根本的精神永远留在两国人民心中。今天,法门领袖、民族脊梁的称号似乎已经超越了国籍。
当两国领导人一起步入国立译经场、密宗祖庭大兴善寺,玄奘法师翻译经典的大雁塔、唯识宗祖庭大慈恩寺时,使我们从历史进入现代,从佛教看到影响,从国家展望未来。一切的一切,自然而和谐,和平而美好。因为,中印佛教之间,永远是根与根的相连,期间包含着:佛教故乡之间的相连、文化交融之间的相连、求法与来华之间的相连、国家和民众之间的相连、地域与历史之间的相连。
今天,“一路一带”推动,对于佛教而言,即连接了历史,又开创了未来。过去佛教从丝绸之路和海上丝路向内而来,中华文明同样经由丝绸之路和海上丝路向外传播,取长补短,共同成就。中印高僧在丝绸之路和海上丝路曾经迈着艰险的步履,践行着追求,在人生信仰中觉悟奉献,不断创造奇迹!明天,中印佛教团体、祖庭寺院、佛教僧信,在历史的引领下、在根的相连间、在社会的担当中定能体现出根的价值、根的贡献、根的影响!(信息来源:佛教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