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中国禅学  |  禅学三书  |  慈辉论坛  |  佛学论文  |  最新上传  |  文学频道  |  佛缘论坛  |  留言簿   |

 管理登陆        吴言生 创办              图片中心    关于本网     佛教研究所 主办


  • 认知不足,智慧不够,生活就难[113]

  • 生命中没有巧合!你经历了什么[105]

  • 抱怨,会错过你的善法因缘[110]

  • 六祖惠能与曹溪禅[112]

  • 白话《梁高僧传》丨释法显②[138]

  • 礼佛的这几个方式,你选择哪一[112]

  • 人生需要五面镜子![160]

  • 当你有这几种征兆的时候,说明[151]

  • 成年人的放下:一半是理解,一[161]

  • 欲为苍鹰,勿与鸟鸣[168]

  • 做人的最高境界:“四不尽”[158]

  • 凡事往好处想,生活往简单过[196]



  • 本站推荐

    二十四番花信风|春分

    二十四番花信风丨惊

    二十四番花信风丨雨


       您现在的位置: 佛学研究网 >> A1综合资讯 >> [专题]a1综合资讯 >> 正文


    传统文化:钟声与新年
     
    [ 作者: 佚名   来自:中国社会科学网   已阅:4436   时间:2015-1-1   录入:wangwencui


    2015年1月1日    佛学研究网

        钟声和时间结下了不解之缘,无论是在拥有古色古香钟楼的西安,还是传奇大钟寺坐落的北京,甚至是百寺千钟林立的京都和东京,在每一个古老或者年轻的都会,人们总会在清远的声音里感叹光阴流逝,而如缕的钟声,将和城市的记忆一样悠长。

      钟楼伴随着城市的脚步,有时候甚至成为这个城市的地标。北京的钟楼古朴安逸,西安的钟楼金碧辉煌,虽然已不再承担报时的功能,却时刻提醒着人们时间是如何流逝的。  

      从音乐指向时间

      钟最早作为乐器,湖北战国曾侯乙墓出土的编钟,是至今为止最引人注目的一套编钟,足以占满一个现代音乐厅的整个舞台。古代工匠发明了泥范法和失蜡法相结合的技术,铸成的青铜钟兼具形体雄浑和花纹精美的特点。

      这是公元1821年除夕的北京。雪纷纷扬扬地下着。

      城南圆通观的一间斗室中,30岁的龚自珍在读着一位朋友的诗稿。诗中的豪情,让他激荡不已,挥笔写下了这样的诗句:

      亦是三生影,同听一杵钟。

      挑灯人海外,拔剑梦魂中。

      雪色恩怨,诗声破苦空。

      明朝客盈座,谁信去年踪。

      白雪飘飞的窗外,悠扬的钟声响了,新的一年,来到了人间。
     
        烦恼随清音消散

      “闻钟声,烦恼清,智慧长,菩提生”,佛教认为人有一百零八种烦恼,敲响甚至聆听一百零八响钟声可以除去所有的烦恼。中国名刹遍布,除夕夜晚,洪亮悠扬的钟声响彻神州大地。

      晨钟暮鼓

      钟是中国最古老的原产乐器之一,在周代,一支标准乐队的“八音”组合中的“金”,就是指青铜所铸的钟。钟音色宏亮,富有阳刚之美,故而在整支乐队的演奏中起着领导的作用。《礼记》中说,君主听了钟乐,就会想起勇武的臣子。在生产力低下的上古时期,铸钟所用的青铜是十分珍贵的原材料,所以钟便成为帝王贵族身份地位的标志。“钟鸣鼎食”这个成语,说的就是当时只有贵族才能享用的豪华餐厅服务。

      上古的钟指的是编钟,钟体较小,需成套组合成打击乐器。后来,随着金属铸造技术的进步,钟可以铸得越来越大,声音越来越响。而钟的功用,也渐渐由乐器变成了报时的器具。

      据史书记载,南朝齐武帝萧赜的后宫由于占地太广,里面住的宫女们听不到宫门外的鼓漏声,耽误了早起梳妆。萧赜便下令在宫中的景阳楼上挂上大钟,让钟声惊起宫人的晓梦,开了以钟报时的先河。

      到了明清时期,钟楼成为一种普遍性的城市公众建筑,朝朝暮暮,由专人定时击钟,向市民报告时间。今天的西安、北京等古都,都还保存有明清时期的钟楼。

      佛教传入中国后,由于佛教徒精勤修业的需要,唤人早起的钟成为寺庙必备。钟在寺中,除了报时,还有集结僧众之用。“暮鼓晨钟”这个词,也成为形容寺庙生活的成语。“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王维的这首《过香积寺》,就于古刹晚钟的悠远中,透出一缕清幽的禅意。

       去寒山寺听钟

      中国最早的除夕钟声,是闻名中外的寒山寺所发出的。从今年开始,寒山寺的钟声或许就要在武汉所铸的大钟上敲响了,这口重108吨、高8.6米的大钟,刻有7万多字的佛经,被吉尼斯纪录确定为世界最大佛钟。钟楼外刻有《枫桥夜泊》的15米多高的大碑,也被确定为世界上最大的诗碑。
    永乐大钟

      用于佛教仪式的钟,常在钟体上铸有各种佛经文字。今存于北京大钟寺的明成化华严钟,又称永乐大钟,可谓代表。这口47吨重的大钟曾经是中国第一大钟,内外铸满了7部经书,9项汉字经咒,还有100多项梵文经咒,总字数有20多万。这些文字都是精致的阳文,经历了近六百年的风雨侵蚀,依然字画鲜明。佛教认为,钟声一击,同时将钟上所铸的经文、佛号等送入人耳,等同于听者诵经文佛号一次。因此,这口明代大钟上铸有如此之多的佛门文字,每一击,声闻数十里,被认为具有劝化世人,脱离苦海的巨大力量。

      寒山寺的新年钟声

      若论古代诗歌中最富盛名的钟声,还要数唐代的张继,当年泊舟苏州枫桥下时,所听到的半夜钟声: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这一首《枫桥夜泊》是唐诗中的佳构,那一个舟中闻钟的无眠秋夜,寒霜时节,江南游子的离乡愁绪,感染了一代又一代的心灵。

      不过,当时一般寺庙中除了做特定的法事外,午夜时分是不敲钟的。有点较真的宋代人,就为了张继是否能听到寒山寺半夜鸣钟展开好一番争论。但是,今日的寒山寺,却确有除夕夜半敲钟迎接新年的传统。

      这是一项从海外东瀛“舶来”的风俗,起源于1979年。当时中日正式建交不久,而苏州寒山寺是在日本颇有影响力的中华古刹,于是前往寒山寺访问的一位日本友人提出建议:《枫桥夜泊》在日本也是入选儿童课本的名诗,何不将日本新年鸣钟的风俗移植至此?这一建议被采纳后,除夕鸣钟成为寒山寺的保留节目。20多年来,每年除夕的寒山寺,人们都纷纷来到枫桥镇,寺内寺外一片人山人海,香烟缭绕,灯彩辉煌。人们虔诚地鸣听着一百零八响钟声,祈求着新年的福运。

      由此,全国各地的著名寺院也纷纷仿效寒山寺,推出除夕敲钟活动。在寺院钟声中辞旧岁迎新春,渐渐成为一种新的春节风尚。

      如果留意一下各地大钟的钟钮,会发现多成两条小龙相对的形状,它叫蒲牢。“龙生九子,各个不同”,蒲牢就是龙的九个儿子之一,个子小小,声音却大。蒲牢最怕海里的大鲸鱼,被鲸捉到时,会发出震天的吼叫。因此人们铸钟时,把钟钮铸成蒲牢的形状,把钟杵做成大鲸的形状,让这两种动物在撞击中大声PK,以此来希望钟声宏亮。

        秋千上的钟声

      日本文学家东山魁夷在《古都礼赞》里写道:“我一面闭着眼想象着撞钟的情景,一面倾听着钟声。辞别旧岁,迎来新年,此时有多少人按捺不住心中的激动啊!”这就是京都知恩院久负盛名的钟声,每年除夕夜由17位僧侣用荡秋千的方式齐力撞响,钟鸣浑厚悠远,响彻古都的苍茫夜空。  

      日本的新年钟声

      日本是多宗教的国家,本土的神道教和外来的佛教并存。新年中,人们华服盛妆,特别是女孩子穿着长长的振袖,梳着岛田髻,白袜木屐。大家往往既去附近的神社参拜神灵,也去寺庙拜佛。

      日本寺庙很多,京都一地就有百寺百景之称。除夕之夜,无论城中还是乡郊,所有的寺院都会在12点时敲响一百零八声钟,每一击都要在前一声袅袅消净后再敲,共要花上一个多小时。日本佛教认为,人的烦恼有一百零八种,除夕敲钟一百零八响,象征着每声驱除一种烦恼,声声驱净,让人们以洁净无忧的心来迎接崭新的一年。守岁的人们在家中听完钟声后,立即动身前往附近的神社或寺庙参拜,到的越早,新年运气越好。著名的寺庙如东京的浅草寺,新年第一天去寺庙参拜的人数能达到几十万之多。

      日本寺院的钟,从形制到击钟方式,都大多与中国寺院钟相同。不过也有特异的,比如作为日本净土宗开山的京都知恩院,一口重达74吨的巨钟为日本四岛之最,除夕敲钟时,要用几十根粗绳吊在合抱粗的朱红色钟杵下,17名僧人合力以荡秋千的方式才能击响巨钟。浑厚的钟声响彻京都的夜空,独特的敲钟方式,也成为寺中新年一景。

      戒台寺举办2015新年敲钟祈福活动

      元旦将至,戒台寺景区在这祥瑞之年隆重举办以“闻戒台钟鸣佑盛世祥和”为主题的2015大型新年敲钟祈福活动。

      今年戒台寺大斋堂依旧会在新年祈福活动中免费为游客提供古法罗汉斋。活动当天,戒台寺景区还将为游客推出免费鸣钟祈福活动,让游人全身心的感受鸣钟祈福的佛家文化。拴福条、品素包、喝禅茶、传灯祈福、新年倒计时等多项特色活动,也将同时开展,相信广大游客能够有一番不一样的体验。今年的活动主要有三大看点:

      戒台寺景区将举办元旦敲钟祈福活动。届时景区邀请每一位到来的游客敲钟祈福,游客们可以为自己一年的辛劳、为家人未来的安康祈福纳祥。寺院僧团也将与游客共同祈福,愿国泰民安合家团圆。

      此次新年敲钟祈福活动,戒台寺为游人提供最传统的古法罗汉斋。游客在鸣钟祈福后可到戒台寺大斋堂按顺序用斋,亲身体验佛家传统饮食文化。开展多样活动,让游客更好的体验景区氛围。

      来到戒台寺,游人可以先请一盏莲花灯许下心愿,敲钟开始后,聆听僧团敲响的108下钟声,寓意“闻钟声,烦恼轻”。随后游人可请一张福条,在上面写下对自己及亲朋好友的祝福。在敲钟过程中挂于钟槌上,敲响戒台寺大钟,让您的心愿随钟声飘扬而上、溢满京城。(信息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关闭窗口
    相关文章:
  • 新年最重要的事:顺应变化,守住自己的节奏[466]

  • 佛门茶礼:传统文化与佛教文化融合的产物[1737]

  • 新的一年:愿世间所有美好,都与你环环相扣[1505]

  • 佛教中国漫谈之17.中兴传统文化 首先就得热爱[1666]

  • 佛教中国漫谈之15.传统文化赋予我们精神生命[1665]

  • 想要新年增福改运、吉祥纳福,需要做好这三件事![1672]

  • 新年警惕这8个有损福报的习惯[1844]

  • 寺院里敲钟的含义,你都知道吗?[5776]

  • 钟声里的禅趣[1984]

  • 迎新年献七宝[2866]

  • 日日生活禅:安国寺的钟声 [圣玄][2588]

  • 传统文化对慧远佛学思想之影响[2920]

  • 新年去寺院一定要注意哪些“轻”“重”?[3090]

  • 十一世班禅的新年期望:发扬佛教扬善抑恶、慈悲为怀的精神[2849]

  • 撞钟祈福,喜迎新年[3330]

  • 弘一大师的新年[3285]

  • 禅院钟声:一种延续千年的晚祷 [王绍叶][3498]

  • 传统文化视域下的宗教自觉[3216]

  • 敦煌大漠寻钟声[4390]

  • 新年头香高价竞拍 佛知道吗? [明贤法师][3585]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5 佛学研究        站长:wuys
    Powered by:Great Tang Hua Wei & XaWebs.com 2.0(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