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形态】硕博文库|中国台湾
【文献属性】[台湾]中国文化大学,哲学研究所,1989年度硕士学位论文
【出版年代】1990 年
【文章标题】智者与法藏圆顿思想之研究
【文章作者】郭朝顺
【指导教师】李志夫
【论文页数】164 页
【中文关键词】 智者|圆顿|法藏|法|报|应三身佛|乘却|正信性格|教育
【中文摘要】“圆顿”是天台智者大师所提出,为中国佛学的终极理想,它象征着究极圆满、具足无缺、中正不偏、一时全具的了义精神。智者分别于“教”、“观”上说“圆顿”,圆顿教所指是法华经开权显实、会三归一、开 显本的如来以一佛乘化度众生之本怀的“圆教顿说”;圆顿止观则谓一心三观三观具足顿观三谛,进而证知“一色一香莫非中道”的圆融实相之观法。
法藏虽然未用“圆顿”之名,但基本上已接受智者“圆顿”的理想,于教相上面他虽把顿、圆分作两,但此二教若立于已然证悟的佛地、佛果上而言,顿教之顿绝言说、异议及心念诸妄的同时,即显清凈圆满无碍的佛果,因此,我们说:“即顿即圆即佛”,顿、圆、佛于证悟之中显其相即一体的本质。
本文的论述方式,乃以“圆顿”理念为中心,由教相、义理、传导、信仰、实践等五个方面分别阐释智者与法藏之圆顿思想,然后据此再行比较。比较结果如下:
1.智者结合化仪之“顿”与化法之“圆”立圆顿教相,法藏则从修证的立场上言圆、顿二教一体。二者的教相论所依的判教标准有根本上的不同。
2.智者实相论由敌对相即的辩证逻辑起始,透过圆融三谛以性具法门告结束;法藏的法界缘起则用无碍逻辑展开法界的无尽缘起,最后由如来证悟的真如本心保证整个法界的清凈与价值,此即所谓的性起法门。性具指出一切众生无限向上与向下的可能,性起则是立于佛地说法界帷凈的终极真理。
3.智者从法华经中得到权实并具及开权显实的传导法门的启示,法藏虽也从法华得知权教的重要性,然其华严别教一乘却一直立足于如来亲证的实教上立说。
4.智者以法、报、应三身佛维系佛教的正信性格,法藏的尽法界皆佛的说法,则已近似禅宗于一切法中悟道成佛的法门。
5.智者的观法对于一切存有的阴暗面采取正视的态度,修行的方式是要在个人之每一剎那之一念心中真实地契合佛道,扫荡剎那心念之无明妄想。法藏之别教观法则是基于已然去妄之真如本心观万法之圆融无碍无尽缘起,此乃佛地所证,为一般凡夫所欲企及的最终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