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1月11日 佛学研究网

左一为北京首都博物馆资深研究员黄春和为各界贵宾导览“智慧华严─北京首都博物馆佛教文物珍藏展”藏传珍品——须弥山坛城。(图片来源:台湾灵鹫山)

左梵蒂冈天主教廷教宗祝福状-右俄罗斯国立宗教历史博物馆致赠的福音书。(图片来源:台湾灵鹫山)

巴黎知名品牌爱马仕集团副主席也是古伦爱马仕和平基金会的创始人和主席西蒙古伦爱马仕先生赠给世界宗教博物馆十周年庆贺礼-圣乔治屠龙。(图片来源:台湾灵鹫山)
2011年11月9日,全球第一座介绍世界上十大不同宗教,以生命教育为推广主题的世界宗教博物馆要过十岁生日了!它也是全球第一座平民博物馆,拥有许多“第一”荣耀,在各界的支持与鼓励下,走过了十个年头。为庆祝开馆十周年,11月9日馆庆当天,创办人心道法师邀请了国内外各界嘉宾:有行政院院长吴敦义、锡克教宗教领袖摩伊德‧辛格长老Bhai Sahib Mohinder Singh、中华宗教文化交流协会副会长张乐斌、北京首都博物馆馆长郭小凌、全国商业总会理事长张平沼、佛光山住持心培大和尚、古伦爱马仕和平基金会的创始人和主席西蒙古伦爱马仕Mr. Simon Guerrand-Hermès等各宗教领袖、2国际博物馆馆长及专业人士,还有一路相伴的宗博馆支持者,大家齐聚一堂给予世界宗教博物馆十周年生日祝福。
以爱化解危机全球宗教界同祈福
11月9日上午,为十周年馆庆活动揭开序幕的是“圣沙圣水融合祈福仪式”。世界宗教博物馆创办人心道法师会同各国重要贵宾齐聚七楼金色大厅,将来自世界各处圣地,也是生命中最重要的基本元素:水与沙,而来自也门的外宾Florida在战火中通过层层安检,从圣地麦加带来圣水。另一位担任耶路撒冷伊莱贾宗教研究所主任阿隆戈申哥斯坦拉比博士Rabbi Dr. Alon Goshen-Gottsetein贤伉俪也带来以色列新年后第一场雨降下的雨水来庆贺宗教博物馆十年。这些圣沙、圣水,汇集了各宗教对人的关怀,透过虔诚的祝祷与祈福注入融合,象征着歧见、冲突的弭平,也代表宗教界一起承担面对世界危机的挑战,以及宗博馆对“和平”理念的坚持。这股凝聚众人的生命觉醒,与对和平渴求的动力正是宗博馆最可贵的创馆精神。
心道法师表示,从筹备建馆,开馆走到今天,宗博馆除了用热情与理想,去号召认同与支持外,一无所有。但所有同仁还是始终如一,把宗博馆“尊重、包容、博爱”的理念,不断地扩散出去。他提到:“十年前,我们将‘开馆日’订为‘世界宗教和谐日’,期盼能促进‘世界和谐,地球平安’;十年后,我们更期许,能因为信念而和谐,因为爱心而行动,永续传承,创造‘爱与和平’的地球家庭。”行政院院长吴敦义认为水是生命的源头、沙代表了团结。就像世界宗教博物馆为台湾社会所贡献的一切,他特别代表马总统表达感谢。世界宗教博物馆地处「永和」,正是这座博物馆的理念和期许,他笑称若王羲之在世,想必会大笔挥毫落下:“包容博爱、长老齐庆生、世界永和。”
锡克教宗教领袖摩伊德‧辛格长老Bhai Sahib Mohinder Singh 受了心道法师创馆理念感召,正积极推动在英国伯明翰建立一座宗教博物馆,加入传扬“爱与和平”精神的行列。他在致词时提到各宗教皆来自对人类的怜悯,当人有时遭遇贪婪、毁灭,若具备宽恕之心,便能看到上天本色,进一步带来世界的和谐。中华宗教文化交流协会副会长张乐斌表示,看到台湾世界宗教博物馆和北京首都博物馆的交流,定能促进海峡两岸和平发展,迈向世界宗教博物馆的创馆理念“尊重、包容、博爱”。北京首都博物馆馆长郭小凌以十七世纪西方的历史哲学之父Vico论点为例,认为世界文明发展上都有宗教,而各民族对人生各阶段的婚嫁丧礼都有各自的仪式,世界宗教博物馆的陈列都精采呈现。他更钦佩心道法师虽是佛教宗教家,却未在世界宗教博物馆中,把他心属的宗教比其它宗教更大的位置。
超过亿元人民币北京首都博物馆国宝级文物在馆首次公开亮相
11月9日宗博馆开馆纪念日,重头戏还有十周年系列特展一同揭幕剪彩,包括《智慧华严——北京首都博物馆佛教文物珍藏展》、《世界宗教博物馆十周年馆史暨祝贺特展》、《觉有情——慎云汉堂佛教文物收藏展》等。
其中《智能华严——北京首都博物馆佛教文物珍藏展》是“百年”难得一见的佛教文物大展,以多元的佛教文化内涵以及深厚的艺术美感,要吸引更多观众到宗博馆一睹北京身为五朝帝都,在佛教艺术发展上的恢弘气度。宗博馆不仅以精致的宗教艺术展览,让一般大众认识不同宗教的精华与内涵,更持续在国际间促进各宗教交流,成为开启和平对话的平台。当天下午,以“如何建立一座世界宗教博物馆”为主题国际研讨会举办开幕式,有来自五大洲的各国博物馆馆长或代表,及各宗教领袖等上百人出席。
晚上七点半,在台北国际会议中心大会堂举办的“心和平之夜”,预计有超过三千位国际友人与各界贵宾参加。晚会上将由一贯道崇德国乐团、新北市原住民族儿童合唱团、童军小狼合唱团、日本牧师新垣勉与旅美小提琴家廖姵珳等表演者,带来建国百年以来最抚慰心灵的天籁飨宴,不仅是为世界和平祈福,也期望天灾消弭,全球各国都能免于地震与水患的侵袭,人心都能宁静。台湾领导人马英九特别录制祝贺VCR祝贺宗博馆十年有成,生日快乐!
心道法师曾说:“宗教和平,世界才有和平了;心和平,世界就和平。”十年来,世界宗教博物馆这座跨宗教交流与对话的平台,因“爱与和平地球家”的共同理念,凝聚了来自各界的一切善念,启发了无数人心对于和平的正视,心道法师期待汇聚真心的祈福愿力,点燃世人心中的和平灯,来一一温暖世界上仍然黑暗的角落。这是爱与和平的信念体现,期许世界宗教博物馆能成为全台2300万人的生命幸福学堂,让生命教育的种籽深植入人心,结出宗教和谐、地球平安的丰硕果实。
其中最让外界众所瞩目的一项特展是大陆北京的首都博物馆为了庆贺宗博馆十岁生日,特别跨海来台推出世界级《智慧华严——北京首都博物馆佛教文物珍藏展》,这不仅是首都博物馆第一次在台规划大型特展,囊括雕塑、绣经、佛画、唐卡、法器等不同类别的文物,展出的102件国宝级珍稀精品有近三分之一是出土后首次公开亮相,其中还有难得一见,具皇家血统的宝物,展品身世从魏晋南北朝至清代罗列呈现,表现佛陀世界的时代轨迹。
文物珍藏展的来台文物分为汉传佛教(45件)和藏传佛教(57件)两大部分,其中为皇室珍藏或出自宫廷艺师之手的瑰宝有20余项展品,全方面反映佛教在中国两千余年的历史足迹,发展成各具民族及地域特色的汉传、藏传佛教,而佛教的长期传播与发展,留下了大量具有历史、文化和艺术价值的遗产,对中华传统文化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现在台湾观众只消到世界宗教博物馆一游,即可一览气象万千的佛陀智慧之美,从中获得佛教历史文物的丰富知识,也能感受佛教艺术庄严神圣、宁静自在的艺术魅力,体悟佛教核心精神─慈悲与智慧的真谛。

年代最早:北魏太和时期的释迦牟尼佛铜像。(图片来源:台湾灵鹫山)
本次特展有多项亮点文物绝对不容错过,汉传部分有年代最悠久,出自北魏太和时期的释迦牟尼佛铜像,整体风格具有犍陀罗艺术遗风,但造型和气韵则体现了当时北方鲜卑民族的人体特征和精神风貌。晚明精品的“普贤菩萨”面相宽大饱满,神态慈和宁静,做工精细,品相完好,难得一见。

全以刺绣完成的《妙法莲华经》。(图片来源:台湾灵鹫山)
全以刺绣完成的元朝“妙法莲华经”以蓝色绒线绣制,共绣文字10752个,其中的“佛”字皆以钉金箔绣成。卷首“释迦牟尼佛灵山说法图”是全经最为精彩的部分,采用多种绣工技法,以丰富的色彩,严谨的构图,精巧细腻的针法,将释迦牟尼在灵鹫山宣说“妙法莲华经”的情景表现得庄严而神圣。“妙法莲华经”尺幅巨大,内容丰富,对研究元代浙江嘉兴地区刺绣工艺和当地民间佛教信仰等历史具有重要学术价值。此外还有首博压箱宝,连北京也未展过,具有皇家血统的多幅水陆画,其中“水陆源起图”为明朝万历年间由慈圣皇太后所绘造。
看到藏传佛教造像,更是令观众目不转睛,雕工精致的“广目天王”最为首博资深研究员黄春和所推崇,他指出“广目天王”像的工艺非常繁复,面容与肢体都以精湛工法表现出肌肉的触感,这是非常难能可贵的,现代艺师无法做出同样的造像。拍卖市场上身价超过一亿人民币的“大成就者毗瓦巴像”此像造型完美,工艺精湛,重现毗瓦巴曾与卖酒女打赌以手定住太阳时情景,栩栩如生,体现了明代宫廷造像的非凡成就。

四世班禅铜像(清朝)。(图片来源:台湾灵鹫山)
深具写实风格的“四世班禅像”全身刻画活灵活现,生动表现了一代大师不同凡俗的形貌特征。特别是其仰莲座上刻满藏文铭文,标明此像是由四世班禅罗桑却吉坚赞和五世班禅罗桑益西的司膳官罗桑丹增创作而成,对喜好清代西藏地区佛像写实风格的艺术收藏家而言,不可多得。

须弥山坛城(18世纪) (图片来源:台湾灵鹫山)
华丽富贵的“须弥山坛城”其结构完全按照佛教经典关于须弥山的记载,其底部是一个圆形坛场,以水波为地纹,代表七金山周边的咸海;坛场外圈分布楼阁式宫殿,代表须弥山最外围的四大部洲和八小洲。整体采用镀金、镶嵌、锤鍱、錾花等多种工艺,做工精细、造型生动,令人叹为观止,大呼过瘾。(信息来源:凤凰佛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