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9月23日 佛学研究网

生命与读书,这个就是我今天要讲的问题。读书不是因为我要做个有知识的人我才读书,或者为了让人觉得我很有修养我读书;或者说一定场合我可以卖弄我读书。在我看来,读书应该是生命的一种需要,我们来到这个世界上我们就有这个需要。
大家都会说一句话:人活着不是为了吃饭,吃饭是为了活着。但是什么叫活着,怎么样来区别活着和生活?我们的同学从大学开始应该说就从一个孩子步入成人。现在有一点我很看不惯,二三十岁的人还叫自己男孩女孩。在我看来,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18岁的时候身份证发给你,你就是成人了,把自己看作成人是有气魄的表现,是坚强的表现。
一个人的生命只有一次,人生不仅仅是一个自然的生物过程。为什么人的意义不同于一个茶杯、桌子的意义,就在于人生有意义,我们赋予它意义。也是因为这样,我们把那些醉生梦死没有人生理想或者说除了挣钱、追求物质利益而不知道还有生命这一说的人叫做酒囊饭袋或是行尸走肉。同学很喜欢讲人格、尊严和自由。这些东西在我看来从来就不是空洞的。比方说为了得到一个利益,不惜出卖人格,这样的人活着就没有尊严,也就没有自由。所以人格、尊严、自由,她不是老天爷给你的,而是你自己要努力去获得的。
很遗憾今天的大学很难给大家这一方面的东西。现在是基础教育以高考为指挥棒,高等教育以市场为指挥棒,本科现在成了专科,到了三年级大家已经开始去实习和找工作,考各种各样的证照,到四年级除了考研的人基本上没人安心学习了。基础教育应该是素质的教育,可人们现在把素质理解为各种各样的技能,而没看到素质和技术,和生产铅笔和其他的东西不一样。学生首先是人,我们应该考虑如何把他们作为人来培养,最后他们走到社会上,成为我们社会合格的公民。杜威的教育理念就是这样,大学给社会培养合格的公民,真正的民主社会只有在一批合格的公民基础上才能产生。
当我们有困惑的时候我们有两种方法,一种是破罐子破摔,自己折磨自己,让自己更加痛苦更加低落;还有一种就是我们要找到自己的振拔之途。看书是一个途径,读书可以使自己的境界得到提高。
青年人不看书我很着急,不是说你们不看书,知识就有缺陷,出去会被人瞧不起。让我着急的是不看书就把人类几千年积累的文明抛弃了。我自己曾经也有过很低谷的时候,我之所以没有悲观泄气和被命运击倒,我不是相信我自己有多高,而是相信人类,是因为人类过去那么长的时间毕竟还留下那么多伟大的东西,这些是人类伟大和不朽的见证。如果哪一天人类把这个东西踩在脚下,或者把这个东西作为一种可笑的外表来玩弄的时候,那人类真的离完蛋不远了。生命只有一次,人要活得对得起自己,这个我们今天谁都会讲。但对得起自己不是给自己买好衣服,让自己过锦衣玉食的生活。等到我们眼睛一闭,所有的物质的东西就没意义。
如果外在的教育不能提供这样的东西,我想,我们可以请古往今来那些伟人,那些伟大的精神,那些人类文明的宝贵财富,让他们来丰富我们,振拔我们,提高我们,给我们勇气和力量,让我们的生活充满意义和色彩。
我们现在活在这个世界上,只要不是愿意昏头昏脑的活着,就会有很多的困惑、很多的痛苦要来解答,甚至有的时候情绪低落,甚至有的时候会想不开,那么在这个时候我们该请教谁?当然可以请教智者,但主要我们还是要到书当中去找答案。
我发现同学看消磨时间的书很多,不用动脑的书很多,而对于一向认为是经典的书,看的很少。我们要做最好的事情,看书也要看最好的书。现在图一时爽快就看一些无益于身心的书,或看用来消磨一生只有一次的生命的书,你说你值不值?
经常有同学对我说,我们也知道哲学是好东西,我们也想看哲学,但不知道看什么书;有时候我们随便去找一些书看,实在看不下去,太难了;我们中国人有个不好的习惯,看不懂不说自己不行,而是怪写书的人为什么要写这么难的书。多少人就葬送在这种自大的愚蠢当中。人不可能所有的书他都看得懂。要是有人说世界上他没有看不懂的书,不要信他的话,不可能。看不懂不要紧,这是正常的过程。但如果你看不懂的书不看,那你永远也没有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