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9月14日 佛学研究网
佛学研究网济南讯 近日,山东省济南市考古研究所的考古人员对黑虎泉北侧一处建设工地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在发掘面积近3000平方米的范围内,发现了从东周到明清时期各个朝代的文物、遗迹。
出土文物包括佛像、金银饰物等。此次发现的佛像雕刻精美,线条圆润,栩栩如生,经考古人员确认为北朝时期造像,遗憾的是目前只发现了佛像头部,考古人员认为,佛像的损毁,应与历史上的灭佛运动有关。
在明清地层的一个窖穴中,考古人员发现了一罐金银饰物,内装各式首饰30多件。记者看到,银饰出土后已迅速氧化,但金饰品仍然金光灿灿。其中最让人惊叹的,是立姿菩萨耳坠。立姿菩萨耳坠虽然长不过4厘米,但采用了圆雕、深浮雕、镂空雕等多种雕刻技法,菩萨像立于莲台之上,眉目慈祥。从首饰的风格及用以盛装的酱釉罐来判断,考古人员确定为明代饰物,并认为这可能是某个大户人家为避战乱或遭遇某种变故,而埋于地下的。
济南市考古研究所考古人员王兴华说,在一个区域集中了如此丰富的文化内涵,至少说明,从唐以后这一带就是一个城市化区域,人类活动频繁。如此众多的文物、遗迹,将对研究济南的历史沿革、城市变迁提供非常重要的实证。(文:王海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