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中国禅学  |  禅学三书  |  慈辉论坛  |  佛学论文  |  最新上传  |  文学频道  |  佛缘论坛  |  留言簿   |

 管理登陆        吴言生 创办              图片中心    关于本网     佛教研究所 主办


  • 中秋,致我最牵挂的人[101]

  • 让你快速获得宇宙能量的修行秘[114]

  • 中国最狠的33个潜规则,醍醐灌[107]

  • 邂逅秋,邂逅美好[100]

  • 白话《梁高僧传》丨释慧亮[116]

  • 南北朝唱导与佛教的中国化[121]

  • 中国禅学思想史|禅学在中土的展[122]

  • 一个人的觉醒:1%靠别人提醒,[154]

  • 学会沉默,懂得取舍![157]

  • 最高级的养生:童心,蚁食,龟[122]

  • 七个方法,让自己安静专注[164]

  • “四书五经”开篇第一句,句句[142]



  • 本站推荐

    用这15个美好的名字

    二十四番花信风|谷雨

    二十四番花信风|清明


       您现在的位置: 佛学研究网 >> ZZ期刊原文 >> [专题]zz期刊原文 >> 正文


    论唯识宗佛性思想的特征——识体理体与生佛两界
     
    [ 作者: 佚名   来自:缘起   已阅:6250   时间:2008-6-21   录入:mengshuang



    点此查看原文

    点此下载文件阅读器

     【关闭窗口
    相关文章:
  • 敦煌遗书地论学派《涅槃经疏》(拟)中的佛性思想[4300]

  • 如何理解唯识宗的识与本体[7565]

  • 唯识宗语言哲学初探:名言及其意义的生成与消解 [杨维中][4851]

  • 唯识宗关于二谛的界定[6813]

  • 唯识宗、禅宗对“境界”理论的构建作用[7431]

  • 试论唯识宗与因明的关系[8827]

  • 雁塔论坛本周日讲座预告[6037]

  • 简论梁漱溟对唯识宗的理解和改造[6971]

  • 简论梁漱溟对唯识宗的理解和改造[5440]

  • 中国佛教思想史的一个新阐释──法相唯识宗千年兴衰史新探[7502]

  • 唯识宗禅宗对“境界”理论的构建作用[7347]

  • 唯识宗的我法二空说和休谟否认实体说的比较[7272]

  • 唯识宗在中国近代兴起原因探究[7907]

  • 佛教唯识宗“对象”概念初探——以《成唯识论》为据[12877]

  • “佛教振兴运动”中的唯识宗地位[4075]

  • 论隋唐道教“道性”论对于佛性思想的吸收[5614]

  • 论梁武帝的“神明”观及其佛性思想[5452]

  • 大乘起信论"一心开二门"之研究[7162]

  • 天台圆教与佛性思想之研究[4332]

  • 企愚:石头希迁佛性思想管窥[5290]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5 佛学研究        站长:wuys
    Powered by:Great Tang Hua Wei & XaWebs.com 2.0(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