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4月10日 佛学研究网
释儒道三家的思想,在长期的磨合中,各自去除了棱角,取长补短,心凝行释,化为一体,然后深深影响着沿历史一路走来的人们。表现在中国人的生活中,或者是融汇思想,体现在他们的治国理想中;或是皈心自然,拨落尘缘;或是明心见性,悲悯众生。“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正是这包容通达的思想,使得中国人的生活从容悠然并且游刃有余。庙堂,市井,乃至山林,随心而隐,因心而出,好似魏晋的风流却携带了建安的风骨,历史也因之变得摇曳而多姿。
对于佛教,因为觉得经文费解,我只是间接地通过一些诗词散曲、散文杂记来了解和体悟,也时常被那蕴藉空灵的意境所感动,流连于花鸟山光、悠然无虑的自然祥和中,而久久不愿回到现实。这些作品字里行间闪露出来的淡泊心境与挚诚情怀,打动、净化着我的心灵:那悲天悯人的情怀,那心忧黎民的博爱,每每让我心头哽咽,敬服不已,致愿效而从之!
仁者爱人,佛祖慈悲,大善与大爱,若能恒久于人间,那么,人间便是天堂净土!在百家讲坛上听了钱文忠教授讲的玄奘西游记,对法师的仰慕与崇敬,难以言表!感慨于法师舍身求法的赤忱,还有那对祖国深深的牵恋之心。立于法师像前,我无言的感动,无限地仰慕……
禅并不虚无,它是智慧中的智慧。虽然表现上看,它没有油盐酱醋来得实在,但是,若是心有灵犀,你就能感受到又一种人生,感受到别样的情怀,可以看得破世间的纷纷扰扰,看得透人生的悲欢离合,从而放下执著,淡定洒脱,笑对红尘!
觉悟人生,奉献人生。在禅的大智慧中,也包含着拯众生于苦难的大慈大悲的情怀。虽然晨钟暮鼓敲不醒世间名利客,经纶佛号唤不回苦海命里人,但是,佛教并不因此而放弃普度众生的努力,佛禅的智慧依然存在于人间,存在于虔诚的佛门弟子的心中,也存在于看淡名利悟透人生的达人心中。他们会不辞艰辛地去救助苦难中的人们,感化他们。这让我觉得,作为一种信仰,它是至善至诚的,是可以引领着人们走向光明的。
那是一种至纯至美的人生境界,由开悟的导师,引领着众生朝这一方向前进努力,终生不渝。
而这,也正是人心的复归之所在,希望之所在…… (婷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