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中国禅学  |  禅学三书  |  慈辉论坛  |  佛学论文  |  最新上传  |  文学频道  |  佛缘论坛  |  留言簿   |

 管理登陆        吴言生 创办              图片中心    关于本网     佛教研究所 主办

专 题 列 表
  • zz期刊原文

  • a1综合资讯

  • a2菩提文库

  • a3讲座会议

  • a4大德专辑

  • b1硕博文库

  • b2著作学者

  • b3研究综论

  • b4佛教历史

  • c1茶道禅道

  • c2禅学研究

  • c2中国禅学

  • c3菩萨信仰

  • c4佛教诸宗

  • d1佛教艺术

  • d2佛教文学

  • d3思想哲学

  • d4言生说禅

  • e1藏传佛教

  • e2敦煌佛教

  • e3英文佛教

  • e4多元宗教

  • w1古典诗词

  • w2热点推荐

  • 热 点 回 放
  • 认知不足,智慧不[114]

  • 生命中没有巧合![106]

  • 抱怨,会错过你的[111]

  • 六祖惠能与曹溪禅[115]

  • 白话《梁高僧传》[140]

  • 礼佛的这几个方式[113]

  • 人生需要五面镜子[162]

  • 当你有这几种征兆[152]

  • 成年人的放下:一[164]

  • 欲为苍鹰,勿与鸟[171]

  • 做人的最高境界:[160]

  • 凡事往好处想,生[196]

  • 网 站 调 查
        您对本网新版持何看法?欢迎参与投票!
    进步很大
    需要改进
    没有变化
    变得更差

      
     
    最新的200篇文章
    181.内耗:世上最无用的一件事 [佚名][2023年2月18日][430]
      2023年2月18日  佛学研究网     心理咨询师于德志在接受上千名来访者咨询后,针对性地写了一本书——《反内耗》。     他在序言中直言:“内耗是心里痛苦的放大器,对个人来说,危害极大。”     生活中很多人明明什么都没做,单是胡思……
    182.养心四宝:善忘、少怨、不比、寡思 [佚名][2023年2月18日][313]
      2023年2月18日  佛学研究网     明朝医学家龚廷贤说:“物来顺应,事过心宁,可以延年。”     大意是,拥有好心态,才会拥有好人生。     但好心态不是天生的,而是自己慢慢修炼出来的。   &nbs……
    183.佛大战“六师外道” [佚名][2023年2月18日][421]
      2023年2月18日  佛学研究网     德国历史学家雅斯贝尔斯(Karl Jaspers)在其名著《论历史的起源与目标》一书中,把公元前800年至公元前200年,称之为“轴心时代”,世界各地的人类思想文明不约而同的实现了伟大突破。     古希腊出现了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
    184.“天上天下,唯我独尊”,佛陀说出这话,难道不是狂妄自大吗? [谢志斌][2023年2月18日][406]
      2023年2月18日  佛学研究网     佛教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国的宗教、哲学、文艺、民俗、社会生活等各个方面有着深远影响。成语以固定的结构形式和特殊的故事典故表达约定俗成的特定含义,是中华文化的一大瑰宝,其中不少深受佛教影响。     惟我独尊:……
    185.念《心经》的九个层次 [星云大师][2023年2月18日][505]
      2023年2月18日  佛学研究网     念《心经》的九个层次     作者:星云大师       《心经》中的第一个层次     生命能量主要分布在脑和脊椎,其70%-90%集……
    186.爱自己,胜过爱你的手机 [佚名][2023年2月17日][1004]
    2023年2月17日    佛学研究网     手机快没电了,你一定知道开启节电模式,然后赶紧充电。手机卡顿、上网流量费用超支,也一定会清理内存、关闭流量。但是,你想过吗?你也应该为自己节电、清理、省流和充电。      节电模式 • 懂得取舍  &……
    187.若不以教印心,终落邪魔外道 [憨山大师][2023年2月17日][309]
    2023年2月17日    佛学研究网     佛祖一心,教禅一致,宗门教外别传,非离心外,别有一法可传。只是要人离却语言文字,单悟言外之旨耳。今参禅人,动即呵教,不知教诠一心,乃禅之本也。但佛说一心,就迷悟两路说透。     宗门直指一心,不属迷悟。要人悟透,其实究竟无二。如来藏中……
    188.白话《梁高僧传》丨鸠摩罗什① [佚名][2023年2月17日][415]
    2023年2月17日    佛学研究网     二、译经中     译文     晋长安鸠摩罗什     鸠摩罗什,汉语称作“童寿”,是天竺人,其家世代都是国家的辅弼大臣。罗什的祖父达多,卓越豪迈而与……
    189.佛经里藏着的秘密(一)正当的饮食和作息,是为养生第一诀 [佚名][2023年2月17日][407]
    2023年2月17日    佛学研究网     拥有健康的身体,少有病痛,是享受幸福人生的前提之一,也才能更好地修行和追求种种人生目标。而饮食和作息对健康有着较为重要的影响,正当的饮食和作息,是为养生第一诀。      正当饮食不贪多 适度调和最安心  &nbs……
    190.二十四番花信风丨雨水三候:菜花、杏花、李花 [佚名][2023年2月17日][567]
    2023年2月17日    佛学研究网     古人认为春风守信,如期而来,催开百花,称为“花信风”。春天自“小寒”到“谷雨”,经历四月,共八节气。一气三候,每候五天,各对应一花,前后共二十四番花信风。这里为大家讲解雨水三候:     ■雨水一候:菜花 &……
    191.《心经》的心理疗愈功能 [佚名][2023年2月16日][337]
      2023年2月16日  佛学研究网     古代的很多士大夫、文人乃至老百姓,苦恼的时候念诵《心经》,内心就会平静下来。     可以说,在临床心理学没有出现之前,《金刚经》和《心经》早已为古人的心理治疗立下汗马功劳。     《心经》为什么……
    192.人有这“三气”,才能成大器! [佚名][2023年2月16日][318]
      2023年2月16日  佛学研究网     有人说,成功需要“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执著精神;     有人说,成功需要“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的顽强意志;     还有人说,成功需要“业精于勤而荒于嬉,行成于思而毁于随……
    193.活得孤独是常态,享受孤独是姿态 [佚名][2023年2月16日][323]
      2023年2月16日  佛学研究网     马尔克斯在《百年孤独》里写过这样一句话:生命从来不曾离开过孤独而独立存在。     我们无论出生、成长、相爱,还是成功、失败,孤独都犹如影子一样存在于生命一隅。     人生本就是独自赶路的旅程,越……
    194.佛菩萨半睁着眼的秘密,原来如此 [佚名][2023年2月16日][331]
      2023年2月16日  佛学研究网     我们在寺院礼佛的时候,很多人会发现一个比较显著的特征,佛和菩萨眼睛大都是半睁半闭着的。可是,您是否有过这样的疑惑:他们为什么不睁大眼睛呢?     “其眼二分开八分闭,二分观外八分观内,二分观世间八分观自在。” &nb……
    195.人生最大的难题不是认清人心,而是认清自己 [一诚长老][2023年2月16日][334]
      2023年2月16日  佛学研究网     某日,广济寺。有居士来问:她的下属们在工作中形成了亲密关系,可能会影响到他们的家庭,用她的话讲:“不能看着他们往火坑里跳!”要救他们于水火,很着急但不知怎么办。     我告诉她:“管自己,不管别人,他非我不非,自非却成左。只要他们把本分……
    196.吃茶读闲书,听雨看落花 [佚名][2023年2月15日][823]
    2023年2月15日    佛学研究网     沏一壶清茶,润泽我心,读一本闲书,宁静我心。听一场落雨,平淡我心,赏一地落花,安放我心。     赵朴初有诗写到,七碗受至味,一壶得真趣。空持百千偈,不如吃茶去。     午后慵懒的靠在一个角落,……
    197.爱别人之前,请先学会爱自己 [佚名][2023年2月15日][411]
    2023年2月15日    佛学研究网     “有情人终成眷属”是世间所求的圆满之一。但很多人在追求感情的过程中,或深感困惑,或备受伤害。其实,世间一切皆是“唯识所现”,亲密关系如同一面镜子,照到最后,看见的只是自己罢了。所以,与其在别人身上找问题原因和突破口,不如回归自身,因上努力。   ……
    198.白话《梁高僧传》丨昙摩耶舍 [佚名][2023年2月15日][592]
    2023年2月15日    佛学研究网     一、译 经     译文     晋江陵辛寺昙摩耶舍     昙摩耶舍,汉地名法宾,宾国人。耶舍少年好学,十四岁时,佛教大德弗若多罗就知道耶舍了。长大之……
    199.诵经十二步骤都要懂,就能诵到开悟 [净慧长老][2023年2月15日][457]
    2023年2月15日    佛学研究网     1.专诵一经     有的人选诵好几本经,有的人选诵一本经,我建议你专诵一本,除非已经诵得很习惯不勉强,为什么要专诵一本?它的利益在哪里?因为一经通,则窍窍通,所以一悟了就百悟了。那你诵那么多经的意义是什么呢!事实上还是要大彻大悟啊!所……
    200.存善心好,还是行善好? [达摩难陀法师][2023年2月15日][347]
    2023年2月15日    佛学研究网     撒哈迪斯在他的《佛教伦理学》中曾说道:“一般来说,道德有两种解释:一、存善心;二、行善。”前者是真正的道德,后者仅是为了达到目标的方法。个人可保有善心,便可做善事。但是,很少人能保有善心。有些人表面上的举止是有利他人,但实际上做的是利己之事。这种行为的动机来自渴求晋升、福佑、……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页次:10/10页  20篇文章/页 转到:
      站内文章搜索: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5 佛学研究        站长:wuys
    Powered by:Great Tang Hua Wei & XaWebs.com 2.0(2006)